第C2-3版:浙江畜牧兽医

从陶瓷老板到养猪大户

——诸暨养殖户毛校良十年华丽转身

  今年54岁的诸暨市陶朱街道联合村村民毛校良,从一家小型养猪场起家,经过10多年打拼,他的养殖场如今已成为诸暨市有名的瘦肉型猪养殖基地,去年出栏肉猪3000多头,产值超过500万元。
  上世纪90年代初,毛校良曾办过一家小型陶瓷厂,1997年,陶瓷产业每况愈下,毛校良果断转行,投资50万元创办了一家养猪场,开始二次创业。天道酬勤,第一年他的猪场出栏生猪1500头,获利数万元。
  创业初期,由于缺乏经验,毛校良碰到过很多技术难题,像如何提高母猪产崽率,如何保证猪崽健康成长,等等。为提高养殖技术,他一方面积极向专家请教,另一方面经常到别的养猪大户那里学习取经,甚至跑到外地参观考察。
  随后几年,毛校良不断扩大养殖规模。但到2002年,养猪业陷入低谷,许多养殖户选择了停办或缩小养殖规模。面对困境,毛校良不但不退缩,还作出一个大胆决定:投资200万元新建一个年出栏5000头以上的现代化养猪场。
  事实证明了毛校良的判断。2007年下半年,养猪业又迎来了一次市场高峰,毛猪价格曾一路飙升到每公斤18元。
  为减少养殖场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毛校良在猪场建造了一座250立方米容积的沼气池,猪粪尿通过地下排污管道,统一送进沼气池处理,实现了猪粪尿的循环再利用。
  今年,毛校良又向有关部门申报,打算把沼气池扩大到700立方米至800立方米,产生的沼气可供100户农户做饭、烧水等。
(邵 旭)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