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文摘周刊

汤显祖临终“祈七免”

  明代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以《临川四梦》享誉中国文坛的大戏剧家、思想家汤显祖不幸病逝。在他临终弥留之际,写下了《诀世语诗七首》,内容是请求家人在他死后免办七件世俗繁琐之事,简称为“祈七免”。
  汤显祖所祈“七免”是:
  一、祈免哭。旧制,先人逝去,后辈痛哭早有定例。但汤氏认为人之死生皆为自然规律,且自己年已67岁,并非早逝暴卒,家人大可不必悲恸,以免伤心劳神。
  二、祈免僧侣。当时社会上凡长辈去世,后辈都应请和尚、道士大做法事,以超度亡灵。而汤氏并不相信此等封建迷信行为,故而请免。
  三、祈免牲。即勿杀牲口以祭奠。
  四、祈免冥钱。既然已认识到生死乃自然规律,那身后要冥钱何用?这一思想,比之当今某些人烧祭各种精雕细镂的“豪宅”、“轿车”、“家电”乃至“小姐”以供死者享用的荒诞之举,汤氏可谓明智至极。
  五、祈免奠章。即不必撰写什么祭文悼词。他认为此类文章,必多谀媚夸伪之作,无聊透顶。
  六、祈免崖木。即勿用厚棺埋葬,当时尚未倡导“厚养薄葬”,对稍有身份的死者,均力选良材厚棺以下葬。汤氏认为大可不必。
  七、祈免久露。当时对死者的多轮拜祭、诵经、做法事等,常需停柩多日,耗神费力。汤氏有见及此,故主张勿久露、速埋葬,使家人少受折腾,还有利于环境卫生。
  纵观汤显祖的“祈七免”,情真意切,用心良苦,充分体现了这位具有伟大人道主义的思想家,对待人间生死问题的豁达态度和宽阔胸怀。
(老萧/文)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