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面导航
A1版:要闻
A2版:综合新闻
A3版:市场扫描
A4版:科技新闻
B1版:文摘周刊
B2版:文摘周刊
B3版:文摘周刊
B4版:专版
C1版:浙江林业
C2版:浙江林业
C3版:浙江林业
C4版:浙江林业
D1版:浙江畜牧兽医
D2版:浙江畜牧兽医
D3版:浙江畜牧兽医
D4版:浙江畜牧兽医
标题导航
·改变,什么时候都不晚
·开怀一笑
·写在墙上的新中国历史
·郎平11年后再次回国执教
·
·国庆,央视将直播12小时文艺节目
·给孩子补补“农业课”
·打造“慈善城市”岂可一蹴而就
·信为什么论封
第B2版:
文摘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信为什么论封
汉代以前没有纸,那时,人们把信写在特制的木板上,这种木板一般为长条形,称为“牍”。信写好后,需要密封起来向外发送。于是,古人就用大小相当的一块木板盖在“牍”有字的一面上,这块木板称为“检”。
检”与“牍”要用绳子系在一起,为保密起见,古人又在“检”的中心位置挖凿出一个小圆孔,然后填泥砸实,在泥面上加盖印章,这叫“封泥”。后世几经演变,“封”便成了修饰“信”的量词。
(摘自《泉州晚报》 云海/文)
放大
缩小
默认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