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文摘周刊

农民成虚假电视购物广告受害主体

  夸张的广告语言,长时间滚动的播出方式,如今一些电视台播放的电视购物广告令许多城里的观众感到厌烦,但这些广告产品通过打出“高科技”、“公司回馈”等卖点却能频频抓住农民的目光。吉林省消协近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在过去的半年里,农民投诉电视直销广告占投诉总数的20%上升到50%,农民成了虚假电视购物广告的受害主体。
  宋玉有是吉林辽源东丰县的农民,今年4月,他在某电视台看到一则手机广告,这款手机不仅能免费看电视,还能上网。原价3000多元的手机,只需交纳398元保险费和邮费。他立马订购了。几天后他收到包裹却傻了眼:箱子里只有一个类似手机外包装大小的面膜包装盒,内装5片面膜。此后,老宋找到了那家电视台和当地工商局,但都没有结果。“从统计数据看,现在城镇消费者对电视购物广告受骗几率呈下降趋势,却逐步向农村消费群体蔓延。”吉林省消协专家宗守运说,“信息不对称,是农民上当受骗的主要原因。”
  邮政部门代收货款业务让不法奸商钻了空子,这一点,中国邮政公司也意识到了。从今年开始,取消先付款后交货制度,开始在国内6省试行允许开箱验货。
  有关专家表示,此举增加了消费者电视购物的安全性,应加快推广。此外,各地应及时对农民进行宣传教育,通过消费警示和提示,提醒消费者谨慎选择、避免上当。
(摘自《经济参考报》 王猛/文 2009年7月21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