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封丽丽) 炎炎夏日,咬一口香甜多汁的大蜜梨,怎一个爽字了得。日前,慈溪周巷镇千亩翠冠梨开始批量上市,比当地知名的黄花梨早了足足一个多月。
周巷镇素称“中国黄花梨之乡”,但上市晚、产量大且集中的特点,造成了黄花梨“旺季烂、淡季断”的局面。近年来,周巷镇一方面加速调整优化品种结构,引进上市较早的翠冠梨品种;另一方面,与宁波林特技术推广中心合作开展了大棚梨树栽培试验,让翠冠梨上市时间又提早了10天。
日前,笔者走进当地千亩梨园,看到工人们有的在采摘,有的在装箱,村路上运输的车辆来来往往。场长曹华安告诉记者,仅他一家就有200亩翠冠梨,亩产量可达2500公斤,今年客户都是上门收购,销路特别好。这几天翠冠梨上市的消息早已不胫而走,不少市民专程从市内驱车赶来买梨,吃着自己亲手摘的梨,感觉真是过瘾。
据当地经发办副主任成国良介绍,露天的翠冠梨受冷空气影响,坐果率较低,在相同的管理条件下,亩产量只有1500公斤左右。而通过薄膜覆盖的翠冠梨不会受到低温影响,产量较高,同时由于上市时间提前,既避开了台风等灾害的影响,又错开了蜜梨的集中上市时间,价格卖得高,今年亩产值可达1万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