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南地区通过创新农民合作形式和内容,丰富农民合作形态,因地制宜发展各类以物业、劳务、资金互助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农村富民合作社,为农民开辟了就业和增收新渠道。
去年4月成立的新安富民物业股份合作社,是江苏无锡首个农村物业股份合作社。合作社董事长叶锡康介绍,新安街道平均每户农民拆迁后能安置到2.5套住房。房子多了住不了,单独出租难度大且租金低。通过合作社与农民签订协议,农民将多余房屋以每平方米折价2000元入股,合作社通过市场运行规律进行自主经营和管理,产生了更大效益。
无锡市安镇镇谈村资金互助合作社的组建则探索了一条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聚集群众“闲余”资金,发展本村经济,实现村级收入和群众收入“双赢双提升”的道路。该合作社在组建和运转过程中,集中体现出“四个性”,即:在股份设置上体现均质性;在入股对象范围上体现普惠性;在股权管理上体现流动性;红利分配上体现保底性。
劳务合作社是江苏太仓市以当地农民从事劳动合作为基础的一种新型市场主体。截至今年5月底,太仓市共成立农村劳务合作社53家,入社农户3200人,其中绝大部分是“40、50”以上的人员,这些人暂时还没有资格领取养老金,劳务收入已成为目前其生活的主要来源。
(摘自《中国财经报》 吴红萱 樊华/文 2009年7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