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3月,戴笠因飞机失事而死。蒋介石十分悲痛,曾对幕僚这样评说戴笠:“生也为国家,死也为国家。”蒋介石授意要在戴笠的追悼会上多悬挽联,予以评赞,悼死而抚生。
当时,恰好有一个名流的聚会,章士钊也在其中。作为戴笠丧事操办人的陈立夫赶往现场,向大家提出了为戴笠题写挽联之事。众人都很为难,无非认为像戴笠这样的人,如果例行公事哀悼颂扬,必为识者不齿;如果拒之,又怕得罪不起,惹祸上身,这样的挽联实在不好写。大家推让一阵后,一致推选章士钊代笔。
章士钊知道不好推辞,便应了下来。他稍加思索,为戴笠写下了这样一副挽联:“生为国家死为国家,功罪盖棺须论定;名满天下谤满天下,是非留待后人评。”
挽联套用了蒋介石对戴的评价,虽有拉大旗作虎皮之嫌,但贴切自然。在今天看来,这副挽联不吹不捧,不卑不亢,虽是官样文章,却也无可挑剔。
(摘自《老年文摘》 2009年6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