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强

国有农场要推进四大转型
  本报讯
(记者 俞廷尚)今后一段时期,我省国有农场将通过推进农场功能定位、经营机制、发展方式、服务形式等四方面的转型,着力提升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示范带动能力和经济发展活力,努力为我省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作出更大贡献。这是记者从6月22日在杭州市余杭区召开的全省农场工作会议上了解到的。省农业厅厅长孙景淼到会并讲话。
  据了解,这是近年来我省规模较大、规格较高的国有农场 工 作 会议,全省10多个涉农部门相关负责人,部分市、县(市、区)农业局分管领导及100多位国有农场场长(经理)参加了会议。
  近年来,我省国有农场围绕建设“现代农业的示范点、新农村建设的排头兵、和谐社会的新社区”的目标,大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目前,全省130个国有农场中有54个完成了整体改制,退出国有资本2.9亿元,置换身份和分流职工2.7万余人,养老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2008年,全省国有农场生产总值达51.9亿元,出口商品总额36亿元,经济外向度居全国农垦系统前列,初步形成了粮食加工、蔬菜瓜果、茶叶、花卉苗木、畜禽养殖、特种水产养殖等六大农业主导产业。
  孙景淼指出,农场发展要用改革的办法和创新的思路,努力实现功能定位、经营机制、发展方式、服务形式等四方面的转型。各地要分类推进农场改革,建立健全体制机制,重点扶持资源保护,示范带动两类农场做大做强;要积极推进现代示范场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资源资产管理,切实维护农场职工合法权益,着力解决民生问题,促进农场和谐稳定。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