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三农论坛

建立城乡供水一体化价格管理机制

  陈宗明李云

  加快实现城乡供水同网同质同价,已成为广大群众最为迫切的期盼。但目前还存在着一些障碍,如联网供水基础设施建设尚未完成;因供水水源不同,难以形成同价;一体化的经营体系尚未形成等。为此,笔者认为,在实行城乡供水同网同质同价条件还不成熟的地方,现阶段只能采取分步到位的办法。短期内实行城乡差价政策,但要根据水源状况、供水成本、市场供水变化以及群众实际承受能力等因素逐步调整、分步到位,最终实行同网同质同价。
  加强领导,加速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规划、投资、建设的进程。早日形成“联网、联库、联供、联营”的运营方式,实现资源共享,余缺互济,应急互助的一体化供水目标。
  进一步理顺城乡供水一体化的水价管理体系。打破区域界限,理顺职能关系,建立“统一管理,统一开发,统一调配,统一供给,统一核算,统一核价,统筹盈亏”的运营体制。
  加大投入,切实加快水资源开发利用步伐。对需引进客水的地方,建议当地政府建立水资源开发利用基金,实行专款专用,弥补财政投入不足的状况,有效缓解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投入难问题。逐步实现以当地水源为主,引进客水为应急备用的机制,确保安全供水。
  统筹协调,分阶段实行城乡供水一体化。政府部门应充分考虑到供水企业兼有社会性、公益性、服务性、垄断性等特征,不能以纯企业化、市场化、盈利性对其操作。在尚未实现“联网、联库、联供、联营”的运营方式前,要削除由公共财政投入建设的大管线、泵站等基础设施成本,就低核定水价,以减轻社会和民众的压力和负担。当城乡供水一体化运营机制形成后,政府可放手转向企业化运营,在综合考虑就地取水成本和供水运行费用等因素的基础上,测定城乡同网同质同价的供水标杆价,引导供水企业逐步过渡,确保水价合理有序,服务社会和百姓。(作者单位:温岭市发展和改革局)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