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乘“神舟七号”进入太空诱变的蔬菜种子目前已进入第一代选育过程中。甘肃省航天育种工程中心主任包文生说:“这批种子出现的益变(有益变异)情况比较喜人。但还要经过2年4代的选育,让这些益变稳定,再配备杂交种子进行选育,最后才能进入产业化阶段。预计到2012年,这批种子的后代会被推向市场。”
这批种子包括辣椒、茄子、番茄等共87个品系,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科院遗传研究所、甘肃省航天育种工程中心和天水市农科所筛选,2008年搭载“神舟七号”进入太空。经过育苗,这批种子分别种在几个日光温室内,并已开花结果。产生益变后,有的茄子果实大如哈密瓜;有的则小得像一颗鸡蛋,还浑身泛着乳白色;有的整株“个头”明显比周围的同类矮小。如河北的墨茄,果实原为紫黑色、长条形,但现有一株墨茄结出的果实,形如佛手或香蕉,颜色也变成了青紫色。再如,来自陕西的“金帅”番茄, 原本绒毛很少,但发生变异后,果实和叶片上都长了厚厚的绒毛。研究人员说:“绒毛增多可以减少蚜虫对病虫害的传播,也能提高蔬菜对病毒的抗性。”
据了解,常规育种方法培育农作物新品种,通常需5-8年时间;航天育种技术则通过太空诱变加快了变异速度,日光温室加代选育可使益变材料彻底稳定,再经杂交选育,3-4年就可育出新品种。育成的航天蔬菜,通常具备高产、抗病性强、营养成分高等特点。
从2001年起,甘肃省航天育种工程中心通过中国第18-23颗返回式卫星和神舟飞船,搭载蔬菜、瓜果、粮油、花卉等9大类393个品系,选育出6000多份益变材料,育成辣椒、茄子、豇豆、黄瓜、番茄等13个航天蔬菜新品种,在全国25个省区累计推广面积达68万亩,实现农业增值3亿多元。
(韩传号 肖正强)
6月4日,甘肃省航天育种工程中心技术员唐瑞永对“神舟七号”搭载的“墨茄”种子经太空诱变后结出的佛手状茄子(上图左),与变异前应有的长条状果实(上图右)作比较。下图为变异后的观赏性番茄。
韩传号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