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记者金茹 实习生 郑洁琰)今后几年,我省将重点培育发展名牌水产品,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改造,今年将先期实施甲鱼、南美白对虾和海水蟹类等品质提升工程,建设主导品种十大产业带(区),形成区域优势,加快科技推广力度,推进现代渔业又好又快地发展。这是记者从近日召开的全省水产技术推广会议上了解到的
渔业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据悉,我省下一步将围绕生态渔业建设的池塘环境友好型养殖、湖泊水库洁水型渔业开发等七大模式,按照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安全高效要求,创建生态渔业、设施渔业模式典型,加以总结和宣传推广,让渔农民可看可学,应用于生产。同时,围绕做大水产养殖主导产业、发展设施渔业、培育休闲观赏渔业的目标,在继续指导标准鱼塘建设的同时,通过深入落实渔技推广责任制度,建立健全推广、科研、教学、生产“四结合”工作机制,充分利用省农技推广项目、省种子种苗工程等各种专项资金,全面推进以4大主导品种、6个特色品种、18项主推技术为主要内容的主导品种、技术和良种良法联合推广行动方案,着重对节水节能高效生态养殖模式、优质种苗培育、病害快速诊断和防治、药物规范使用与残留控制、环境和设施改造、生态调控水质、配合饲料应用、渔船节能、海上保鲜等技术进行集成创新和示范推广,增强技术推广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和普及性。将通过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示范推广、科技入户等形式,把健康养殖技术送到千家万户,从源头上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