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浙江海洋与渔业

我省淡水养殖业增效明显

2008年现代渔业发展项目区新增产值12.6亿元,渔民年户均增收1.76万元

  本报讯(实习生 郑洁琰)现代渔业生产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的实施有效推动了我省淡水养殖业的发展,2008年,全省项目区核心基地水产品总产量达到7.74万吨,带动项目辐射区增产4.56万吨,新增总产值12.6亿元,新增净收入4.3亿元,户均增收1.76万元。
  据悉,经过一年的项目实施,我省新增设施完善的养殖基地面积14.19万亩,建设各类标准、高标准养殖塘14.11万亩;建成网箱养殖面积6.78万平方米,工厂化养殖基地27.22万平方米,育苗温室5.67万平方米;推广优良新品种21个、面积9.4万亩;引进、推广新技术面积13.1万亩,实施标准化技术规程面积13.17万亩,渔(农)民培训数量19932人次。此外,项目区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或产业协会79个,参加农户数达到3995户,提供加工企业的农产品达2.1万吨,新增渔业主题项目或观光景点17个。项目区共建设核心基地26.7万亩,涉及农户3830户。
  淡水养殖业的发展,不仅给渔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社会和生态效益也十分明显。新增近万亩的水产养殖面积,有效增加了养殖水体容量,提高了单位产量和水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
  同时,通过标准鱼塘和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大大改善了我省渔农村的生产设施、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统一规划、标准化改造后的养殖区,一改原来脏、乱、杂的旧面貌;通过推广应用养殖新模式新技术新设施,有效改善了养殖水体环境,增加鱼塘产出,减少了化学药物的施用和水资源的浪费,推进我省淡水养殖业向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方向发展。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