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三农论坛

言论

  土地供应政策调整后,4种现象要引起重视
——在实施扩大内需的政策过程中,国土资源部及时调整了土地供应政策,减少审批环节,制定了一系列支持扩大内需的土地政策,取得了初步成效。
  但是,一些地方出现的一些倾向性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一是一些地方在短时间内大批量征地,操作程序不规范,个别地方甚至动用警力强行征地拆迁;二是一些地方对被征地农民的补偿安置不到位、不执行,侵害被征地农民权益;三是一些占地项目不执行“占补平衡”;四是借机突破政策界限,未批先用、借机圈地、搭车用地等违规违法问题出现反弹。
  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国家土地副总督察甘藏春说,无论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如何变化,建立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根基不能动,严格节约集约用地的标准不能降,土地管理的秩序不能乱。
“当厕主”不是务实
  而是无奈
  ——据《扬子晚报》报道,5月8日,苏州市58座公厕面向社会招标管理员,令招标者始料未及的是,参加竞标的746人中,竟有46名苏州籍大学毕业生。一位大学毕业生说:“做保洁员毕竟也是一份很好的工作,总比失业在家好。”
  中国社科院年初发布的2009年《经济蓝皮书》显示,2008年底有100万高校毕业生不能就业,今年又将有近611万大学生面临就业。大学生遭遇就业“寒冬”,他们除了不断调低就业期望值,响应“务实”号召,又能如何呢?
  大学生竞聘公厕保洁员实际上暴露出当前高等教育的一些积弊。由于目前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结构性失衡,导致许多大学生没有从事与其学历相适应的工作。正如华南师范大学谌新民教授所言,“现在不是大学生太多了,而是我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存在严重失衡。”从这个角度看,大学生遭遇就业“寒冬”,被迫放弃所学专业,竞聘公厕保洁员,并不值得叫好,而应该引起多重反思。
一个村委会要多少台电视机
  ——一名大学生在《新京报》上发表文章说,他是一名京郊的大学生“村官”,目前刚到镇政府领回了村委会的第四台电视。面对这4台电视,他有些哭笑不得。
  据他所知,自2004年以来,北京市有关部门、当地镇政府先后给该村配置了3台电视。去年该村为响应上级号召,组织村干部观看奥运比赛,又出资买了一台47英寸的液晶电视。这样一来,该村一共有了4台电视。但由于电视信号的问题,一个村委会只能看一台电视,其余3台只能放进仓库。
  近几年,国家对农村的政策倾斜很大,投资也很大。可是,我们真的把国家的人力、物力、资金投入到农村最需要的地方了吗?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