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三农论坛

推进柑桔产业转型升级的五大抓手

  俞顺虎
编者按:
  目前,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正在各地展开。为给各县(市、区)及以上领导提供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反映各地学习实践活动的实践特色,进一步推动我省“三农”工作,本报自今日起推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县领导谈”专栏,欢迎赐稿。
  柑桔是衢州柯城农业的主导产业、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全区柑桔种植面积20万亩,年产量30多万吨。因受市场、品质等多种因素影响,去年下半年以来,柑桔出现价贱卖难,广大桔农增产不增收。怎么办?我区结合正在开展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把“强化服务促增收”作为活动的主要目标来落实,把推进柑桔产业的转型升级作为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中之重来抓,强调要从实际出发,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一手抓品质提升,一手抓结构调整。
  一要抓好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柑桔曾是柯城农民的“摇钱树”、“致富树”,尽管当前价跌滞销,但桔农对柑桔仍抱有较高期望,对结构调整存有顾虑,改种其它经济作物,一方面缺技术怕种不好,另一方面缺信息担心没有市场。因此,要结合当前开展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推行“村情百宝箱”等工作,加强与群众面对面的沟通交流,与桔农一道分析形势,算好投入产出账,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抓点示范、典型带动,帮助桔农走出单纯追求面积、产量,不讲质量、效益的误区,从而增强推进柑桔产业转型升级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二要抓好宜种地块的品质提升。对适宜种桔区块要在提升品质上下功夫,加快推进以疏树、疏枝、疏果和改土等“三疏一改”技术为重点的柑桔品质提升工程。同时,要加大柑桔专业合作社建设,鼓励合作社争创名特优品牌,形成产供销一体的利益共同体,走出一条特色化、精品化、产业化的柑桔产业转型升级之路。
  三要抓好“三低”桔园的结构调整。重点是调整不宜种植的低产低洼低效桔园以及稀疏老龄桔园。在具体推进过程中,要因村因人制宜,对积极性高、善经营、有一定实力的农户,鼓励其发展技术含量高、投入产出大的设施农业;对一般农户,鼓励发展风险较小、收益尚可的“短平快”种养业,如改桔还粮、改桔还菜等,鼓励农民开展多种经营,提高土地产出效益。
  四要加强水利等基础设施配套。要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重点在集中连片、有一定规模、农民积极性高的不宜种桔区域,结合土地整理开发,加强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配套,为调整结构创造条件。此外,还要针对农民缺技术、缺信息等实际情况,加大农业技术培训、市场信息服务等工作的力度,为推进柑桔产业转型升级和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五要因势利导推进土地有序流转。要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加快构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平台,建立区、乡两级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中心,完善土地流转的价格形成机制和纠纷调处机制,加强土地流转服务。重点要加强土地流转信息发布平台,建好土地流转档案,规范土地流转程序,防止矛盾纠纷的发生,促进土地有序流转和规模化经营,促进农民多元增收。(作者系衢州市柯城区区委书记)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县领导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