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2-3版:品种与技术

马铃薯—瓠瓜—四季豆

  样本:2006年以来,江山市塘源口乡塘源村蔬菜种植大户郑小平采用“山地马铃薯-瓠瓜-套种四季豆”的种植模式,对四季豆实行免耕栽培,充分利用瓠瓜架材,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2008年,该户运用该模式11.5亩,纯收入达6.4119万元,亩纯收入5575元,比全市山地蔬菜平均效益提高2.8倍。
“山地马铃薯-瓠瓜-四季豆”种植模式适宜于海拔400米以上的丘陵山区。其种植茬口与季节安排如表所示。
  马铃薯
  选用“东农303”、“克新四号”等优良薯种。播种前将整薯在1000倍甲基托布津药液中浸2~3分钟,捞出晾干,再进行切块。种植密度为行株距50×25厘米,亩栽5500株左右。
  每亩施充分腐蚀的优质有机肥3000~4000公斤,加三元复合肥75公斤作基肥。出苗后,用稀薄人粪尿浇施1~2次,催薯肥、催粉肥以磷、钾肥为主,适量施用。马铃薯主要病害是晚疫病,若发现零星病株时应及时拔除,然后全田用25%瑞毒霉800倍液喷雾防治。虫害主要有28星瓢虫和蚜虫,发生时可用80%敌敌畏 500倍液和10%吡虫啉1500倍液喷雾防治。
  瓠 瓜
  选用“浙蒲2号”等品种。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每亩大田用种量150-200克,需营养钵1700-1800只,每钵放1~2粒种子。播后盖上细土,再铺一层稻草保湿。幼苗出土时,及时揭去稻草。出真叶时间苗,每钵留一苗。种植株行距分别为55厘米和75厘米,亩栽1600株。
  每 亩 用 施 腐 熟 厩 粪 肥2500-3000公斤、含硫复合肥40-50公斤、磷肥25-30公斤作基肥。定植后及时浇定根水促进缓苗,缓苗后及时中耕除草1-2次,并用稀薄人粪尿追肥提苗1-2次。开始结瓜时每亩施含硫高效复合肥8-15公斤,以后每采收1-2次瓜施一次追肥,追肥量为复合肥8-10公斤。瓜田保持土壤湿润,但切忌漫灌;下雨后及时排水,做到雨止沟干,防止瓜田积水。
  蔓长30厘米时即搭好人字形架并引蔓上架,主蔓长至100厘米时摘心,侧蔓结瓜后再次摘心,以后任其自然生长或根据长势情况再次摘心。
  山地瓠瓜病害主要有疫病、霜霉病、炭疽病、病毒病等,虫害主要有瓜绢螟、蚜虫、斜纹夜蛾等。其中,疫病可用72%克露(霜脲氰)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防治;霜霉病可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喷雾防治;炭疽病采用80%大生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防治;蚜虫可用一遍净1500倍液或28%菊乐合剂2000倍液喷杀;瓜绢螟、斜纹夜蛾可用1%杀虫素2500倍或5%锐劲特3000倍液喷杀。
  四季豆
  选用“黑珍珠”等品种。亩用种量1.5公斤,在长瓜地架竿间直播。注意每两根架竿之间播两穴,每穴播3~4粒种子。出苗后及时查苗、补苗、间苗,一般每穴留2~3株健壮苗,及时中耕松土,并在畦面铺草。当植株节间伸长开始抽蔓时,应在原有的两根架竿之间再补插一根架竿,再将四季豆苗分株引蔓。
  因四季豆是套种,栽种前无基肥,所以应重视追肥的施用。苗期追肥1~2次,开花结荚期重施追肥2~3次,每隔7~10日一次,每次每亩施45%复合肥10~15公斤。
  四季豆主要病虫害有锈病、炭疽病、豆野螟、蚜虫等。炭疽病、锈病可用30%菌必克或15%粉锈宁进行防治;豆野螟可用2.5%百得利2000倍液或施安(BT单剂)100~150克兑水50公斤喷雾防治;蚜虫可用吡虫灵2000倍液喷雾防治。种植方式 种类种植时期
播种期 定植期 采收期山区露地栽培 马铃薯2月中下旬 5月下旬至6月上旬山区露地栽培 长 瓜5月中旬 6月上旬7月下旬至8月上旬山区露地栽培 四季豆8月上中旬 9月下旬至10月上旬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