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2-3版:品种与技术

水稻—蘑菇—芦笋

  •   样本:平湖市麦士康营养食品有限公司在新埭镇萃贞村建立100多亩生产基地,搭建7万平方尺菇棚,种植蘑菇、芦笋和水稻。2007年,实现水稻总产值9.8万元,总效益3.8万元;蘑菇总产值44.1万元、总效益18.9万元;芦笋总产值64.5万元、总效益52.8万元。蘑菇单产0.9公斤/尺,产值6.30元/尺,效益2.7元/尺;芦笋产值1.29万元/亩,效益1.056万元/亩。
    “水稻-蘑菇-芦笋”高效生产模式是利用稻草栽培蘑菇,蘑菇生产结束后的菌渣作有机肥施入稻田,改良培肥土壤后再种植芦笋,实现了水稻、蘑菇、芦笋三大产业的良性循环发展。
      水 稻
    水稻6月中旬直播,11月初收割。
      蘑 菇
      蘑菇种植以稻草为原料。实行厚料栽培,每平方尺备稻草3公斤,于每年的8月中旬开始堆制发酵,9月中旬进菇房二次发酵。二次发酵采用室外蒸汽湿热加温,以保证二次发酵质量。9月底至10月上旬开始播种发菌,10月底至11月上旬采用河泥砻糠覆土。冬季实行双膜覆盖增温保温,并安装内循环换气装置改良菇房内温、湿、气环境条件,促进秋、冬、春三季连续出菇,提高产量效益。翌年5月中下旬蘑菇生产结束后及时撤出蘑菇菌渣废料,并集中堆制发酵5个月以上,再还田用于芦笋种植。
      芦 笋
      种植品种以“U308”、“格兰德”为主。采用6米宽钢架蔬菜标准大棚进行避雨栽培,全程覆盖棚膜,夏秋高温季节采用遮阳网遮阳降温以延缓植株衰老,提高夏秋笋产量。
      将蘑菇菌渣集中堆制发酵后,在芦笋定植前翻耕入田,亩用量4~5吨,以改良培肥土壤,促进土壤疏松、增加耕作层厚度,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在悬挂杀虫灯和诱捕器的基础上,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对口农药防病治虫,以保证嫩笋的质量安全。及时做好基地四周与芦笋田间的沟渠清理疏通工作,并全面采用微滴灌节水灌溉技术,保证田间干爽,严防茎枯病的发生。冬季清园后施入一定量(每亩2吨左右)的蘑菇菌渣作冬腊肥,促进芦笋质量提高。
      适时采收,分级包装,保证优质优价。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