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有“正月初五剁小人”之俗,此日只听得左邻右舍案板丁当,一浪高过一浪,好一派全民声讨小人之壮举。这个习俗由来已久,可见多年来人们饱受小人之苦,对小人深恶痛绝,不剁他个千刀万剐,不足以安民心,平民愤。
事物都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小人也不例外。民间称谓的小人,多由私人交往、个人恩怨引发,故应属狭义;而广义的小人则往往超出个人恩怨,为了一已私利欲,置对手于绝境。敢无中生有造谣诬陷,敢不择手段挑拨离间,敢利用手中权势,为自己腐败或升迁开道。这种小人对社会危害更大、更深。
对小人的所作所为,善良的人们尽管看在眼里,恨在心里,但往往采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惹不起,躲得起”的消极态度,使小人气焰更为嚣张,也因此民间有“好人斗不过小人”的说法。从某种程度讲,小人的猖獗,与善良人们的过于容忍、明哲保身不无关系。
别看小人不可一世,其实一个个色厉内荏,担惊受怕,活得很累。他们要惺惺作态,苦心伪装;要忍受非议、责难、嘲讽甚至唾液;要害怕先人、祖宗、后代连同自己一起身背骂名。客观地讲,做小人是要冒很大风险的。看看历史上那些“功成名就”的小人,得势时确实风光无限,一旦失势,下场可悲。看来各行各业都有风险,做小人也不例外。
遇到小人不要逃!有几家单位没有个把小人?可以说,只要有人群的地方就会有小人。既然对小人避不开,躲不了,那就不如和小人面对面地交锋!要坚信邪不压正,坚信党纪国法,坚信公道自在人心。撑握了小人为非作歹的真凭实据,该拆穿时就拆穿,该举报时就举报,该出手时就出手!决不让小人肆顽忌惮地为所欲为,把单位搞得乌烟瘴气,把人心搅得惶惶不安。若是不仅仅潢足于在案板上“剁小人”来解气,而是有勇有谋地和小人较量一番,那么保管不是你怕小人,而是小人要落荒而逃了!
(摘自《天津日报》 霍春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