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经济整体不景气,养猪业又逢周期性市场调整,一些养殖户开始缩小规模甚至退出市场。不过这当中也有“另类者”,最近绍兴市养猪企业天天田园集团作出决定,近期投入1700万元进行技术改造,以待来年大发展。
天天田园集团老总葛云明在一些发达国家考察时发现,他们那里的养猪场特别干净,几乎不存在什么污染问题。经了解才知道,原来他们猪舍的地表铺有一层木屑之类的松软物质,里面含有特殊菌种,能够自动分解猪的大小便,最终达到污染零排放。
这样好的技术,葛云明心动了。但当时正是养猪业效益最好的时候,如果急于改造猪舍,势必影响猪的出栏数量,这件事情就搁了下来。现在猪价回落,人家正在发愁的时候,葛云明却觉得时机来了,趁着“淡季”进行技术改造,损失最小。
好技术也有好价钱。这项零排放技术应用到天天田园集团这样十万头生猪规模的养殖场,需要一次投入900万元。但葛云明说,猪舍改造以后,免去了每天的打扫工作,这能省下一大笔劳动力成本。此外,猪粪被菌种分解后,成为一种轻便的优质肥料,一般每三年清空一次猪舍,可以打包出售给种粮大户,这又是一笔额外收获。花这笔钱,值。
天天田园公司的另一项投入是建造国内一流的无菌分割车间,将屠宰后的毛猪分割、包装,供应到超市,从而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当然,这个无菌车间投入也是非常大的,整整需要800万元。
葛云明说,他的十万头生猪主要供应江浙沪各地大型超市。虽然几年前他就申请了“瘦八戒”商标,但都是人家买了他的毛猪,经过屠宰分割,再贴上自己的商标,往超市货架上一放,价格就远远高于毛猪价格了。养猪产业链更多的利润在后道环节,这是公开的秘密。
虽然利好不少,但两项投入加起来高达1700万元,何时能得到回报?葛云明非常冷静,他说回报就在两年后。
葛云明说,养猪业总是起起落落。对消费者来说,看到的是肉价暴涨,但大家不知道的是,早几年猪价暴跌之惨,曾经有一年毛猪收购价跌至每公斤5.8元,而当时成本价在每公斤8元左右。正因为猪价暴跌,许多养猪户退出,导致市场供应不足,这才引发了前年开始的肉价暴涨。而暴涨之下,一些养猪户又盲目扩张规模,猪价由此回落,一些人见势不妙又开始退出市场,如此周而复始。根据这一规律,他断定两年后生猪产业又将迎来新一轮的高盈利期。 (孙 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