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科技新闻

冷空气来袭

西甜瓜育苗要抓五条

  近期持续低温弱光阴雨天气,不利于大棚冬春西瓜和甜瓜育苗。据笔者到生产基地调查,西瓜苗情普遍较差,苗床湿度大,光照差,易造成秧苗徒长、僵苗、发病。瓜农应加强苗床管理,培育壮苗。
  1.做好温床 通过电阻丝加温育苗床,配控温仪。苗床挖成凹床,宽1.3米,深5厘米;下铺一层旧薄膜,填入2~4厘米厚的干砻糠,上盖一层无病细土,拍平土面;铺电热线,每平方米苗床需要电功率100瓦,用1000瓦的电热线布线,间距为8~9厘米,畦中间稀些,两边稍密。注意地热线不得剪断,布线时不得交叉、重叠和扎结,人员进入通电的加温区操作,务必切断电源,地热线及控温仪的具体使用方法详见说明书。布线完毕,先接上电源和控温仪,检查线路是否畅通,若无故障切断电源,再在电热线上撒细土或砻糠灰1~2厘米,将电热线覆盖严密,然后把营养钵装好土紧密排列于苗床,边上用土封牢,覆膜,减少水分蒸发。
  2.适期播种 采用“大棚+小棚+地膜”早熟栽培的,可于1月播种,2月中下旬移栽,5月上市;普通早熟栽培的,可于2月下旬~3月下旬播种。播种前两天温烫浸种催芽,在没有发芽箱或恒温设备的情况下,可采取简易催芽办法:一是电热毯催芽法,将湿毛巾包裹的种子再包上农膜,包在电热毯里,将温度调在“中档”即可;二是利用体温催芽法,将湿布包裹的种子装入小塑料袋内,放在贴身内衣的口袋里,24小时后种子即开始发芽。少量种子催芽,也可用自制简易催芽箱,用普通灯泡点亮加温,但一定要注意安全。播种前一周,育苗棚覆膜保温,播种前2天,一次性浇足营养土底水,晾干,并预热苗床,保持土温在25℃以上,当种子出芽后即可播种。以晴天午后播种为宜,一钵一粒,种子宜平放,播后盖细泥0.5厘米,铺上地膜,搭好中小拱棚覆膜保温。
  3.温度管理 掌握“两高两低”的原则,分为四个时期。第一时期:播种后至子叶出土期,适宜温度28~32℃,苗床应严密覆盖,白天充分见光,夜间覆盖保温。苗出土后及时破膜,“戴帽”的苗及时去壳。第二时期:出苗约50%到第一片真叶展开时。白天23~25℃,夜晚15~18℃,防止秧苗徒长。第三时期:真叶展开至移栽前一周。白天 25~28℃,夜间18~20℃。第四时期:定植前一周炼苗。白天25℃,夜间18℃左右。此时若无强冷空气,晴天较多,昼夜可不加温,白天开南面棚门通风炼苗,炼苗时应注意通风口背风,以免冷风直接吹入伤苗,通风量应由小到大、逐渐增加,并逐渐降低温度和揭膜通风炼苗,以提高适应性和抗逆性。如遇到连续阴雨天气,床温可降至15℃。
  4.控制湿度 前期应严格控制浇水。并用覆细土的方法减少水分蒸发、降低棚内湿度,当幼苗刚出土、表土发生裂缝时覆一薄层湿细土,增加土表湿度,帮助子叶脱壳,保护根系。
  5.光照管理 苗床使用新农膜以增加透光率。小拱棚膜要尽量早揭晚盖,延长光照时间,降低苗床湿度,改善透光条件。即使遇到连续大雪、低温等恶劣天气,在保持苗床温度不低于16℃的情况下,也要利用中午通风见光。同时根据光照强弱进行人工补光,一般每10平方米苗床用一盏300瓦左右白炽灯泡,挂于小拱棚的横杆上,在上午10点至下午2点时间段进行补光,切忌晚上补光。在久雨乍晴的天气下,苗床温度急剧升高,瓜苗会因失水过快而发生生理缺水,出现萎蔫现象,所以不能马上揭膜见光通风,可适当遮阳“回帘”,让幼苗接受散射光,并用喷雾器在幼苗上喷水雾,补充幼苗散失水分,缓解萎蔫程度。
(胡美华)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