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尾年初,各地“送温暖”活动渐起高潮。数九寒天人情暖,社会处处见关爱。然而,细观个别地方的领导干部,却在“送温暖”活动中耍了“花枪”:蜻蜓点水,走马观花,摆官架子,耍花架子,甚至作秀,把党和政府的关怀视作恩赐,背离了“送温暖”的初衷,把好经给念歪了。
如何“送温暖”,既映射出党员干部务实的思想、作风、形象,也关系到人心的向背、社会的稳定。而如果拿“送温暖”作秀,在“送温暖”活动中“耍花枪”,则不但给基层带来麻烦,还违背了“送温暖”活动的本意,给党和政府的形象带来损害。
笔者认为,在送“温暖”的同时,应设身处地替贫困群众着想,结合实际帮助制定和落实解困措施。同时,“送温暖”活动也应根据时代变化有所调整和创新。把搞活动的精力和财力用在更实在的地方。这样,即使没有大肆宣传的红火“场面”,群众也会把温暖记心中。
(摘自《陕西日报》 秦人/文2008年12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