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哨嘎 通讯员杨胜 陈生东) 近年来,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品农家菜、观农家景、享农家乐”为主的乡村旅游正蓬勃兴起,正成为我省旅游业的新宠。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10月,我省累计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村(点)2710个,经营农户14565户,直接从业人员81334人。今年上半年,全省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2533.4万人次,同比增长10.8%;营业收入达17.2亿元,同比增长24.1%。
然而,火爆的农家乐旅游在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最突出的是环境污染。由于大多数旅游点远离城镇,排污系统建设落后,加上从业人员环保意识淡薄、旅游者素质低下等原因,不少农家乐旅游点将生活污水、人畜粪便直接排入河道或是农田,造成污水横流,景区臭气冲天,日积月累,成为农村新的环境污染源,严重破坏了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尤其是那些以吃农家菜、住农家屋为主要内容的农家乐旅游点,情况更糟。
如何治理农家乐旅游点的生活污水,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我省各地农能技术人员普遍推广应用无动力厌氧生物处理技术。这一技术虽能较好地治理污水,但无法有效根除污水中的氨、氮、磷等元素。近年来,临安市农村能源办的技术人员经过不断研究和实践,创造性地将易控节能的无动力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微动力好氧处理技术、人工湿地技术和阿科蔓泛氧化塘技术进行集成组装,应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上,同时摸索出四种适合不同区域的脱氮除磷处理工艺模式,并选择相应的村庄进行示范。生活污水经这四种模式处理后,其中的氨、氮、磷含量完全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一级标准。目前,临安农家乐旅游点根据各自的地理状况,分别应用这四种模式来治理生活污水,治理效果十分明显。
附:四大工艺模式
1.无动力厌氧生态处理池+人工湿地的组合工艺模式
此模式着眼于整个系统的处理效率和经济效益,具有投资小、管理简单、运行方便等优点,但人工湿地需及时维护、冬季处理效率低。该技术模式是在无动力厌氧生物处理池后面增加一级人工湿地,面积约2-4平方米/吨污水,进行污水深度强化处理,以达到脱氮除磷目的,确保出水中氨氮和磷达标排放,在治理污水的同时也美化环境。此模式适合空余土地多、出水量大的村庄。
应用实例:临安市千洪乡凤亭村采用此模式治理生活污水。
2.水解(酸化)-好氧(H/O)处理工艺模式
此模式系统的处理效率比较高,特别是CODcr、BOD5和氨氮的去除率高,脱氮效果明显。水解(酸化)是厌氧消化过程中的第一、二两个阶段。此过程主要是将污水中的非溶解态有机物截留并逐步进行酸化,转为溶解态有机物,从而为后续的好氧生物处理创造良好条件。而好氧阶段则采用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相结合工艺,且进行间歇性氧化曝气,多点布设,以达脱氮目的。此模式优点是治理后水质常年稳定、易监控,缺点是日常运行需维护且要消耗部分能源。
应用实例:临安市清凉峰镇白果村里仁的农家乐采用此模式治理生活污水。
3.水解(酸化)-好氧(H/O)处理+人工湿地组合模式
该模式在上一处理模式的基础上,再增加人工湿地进行强化处理,进一步提高污水中氨、氮、磷的去除效率,处理后的出水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此模式适用于出水水质要求更高的饮用水源保护区域。
应用实例:临安市太湖源头临目村横渡的农家乐污水处理采用此工艺。
4.阿科蔓(Aquamats)泛氧化塘处理模式
此模式是把阿科蔓生态基处理系统和喷泉曝气系统进行有机结合,充分利用阿科蔓生态基高比表面积、适宜孔结构、水草型设计以及固着生物技术这些优点,为水中微生物和有益藻类的生长、繁殖提供巨大的生物附着面。水体中的有害污染物质经这些微生物和有益藻类以及水生动植物的协同作用,使得污染物质被逐步降解,再通过具有景观效果的喷泉的曝气效应(后半部分),增加水中氧的溶解度,提高好氧微生物的活性,促进水体循环,生活污水经这一系统各环节的作用后,实现脱氮除磷的目的。
该处理模式工程简单,具有管理技术要求低、投资少、安全性能高、运行耗能低等优点,而且污水治理系统能与景观建设相融合,有利于美化环境,缺点是处理点要有地势落差、占地面积大等。
应用实例:临安市乐平乡七坑村的生活污水处理采用此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