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排每吨还能获
4
万元排污权交易费
本报讯 养殖业污染一直是农村治理面源污染的难点。而在桐乡,当地农民巧妙地将微生物“请到”猪圈中,充分分解、转化排泄物中的有机质。采用这一生物处理技术,生猪养殖不仅实现零排放,获取的COD(化学需氧量)减排指标进入市排污权交易中心后,农户还能获得每吨4万元左右的交易费。
在乌镇浙月村生猪养殖场,农民已采用了这种新技术。走进绿树掩映的养殖园区,几乎闻不到一丝异味,也不见蚊蝇翻飞,显得非常洁净。这些猪舍外观并无特别之处,只是在猪圈中铺了一层厚厚的“垫料”。当地环保专家介绍,去年3月以来,他们收集多种有益微生物菌种,经特殊培养形成有效微生物酵母,将酵母按一定比例掺拌锯木屑、谷壳、米糠,发酵、繁殖微生物菌群,铺垫到猪圈中,通过微生物繁殖降解猪排泄物、去除臭味,还能降低生猪消化道疾病发病率。用这种方法养猪,不必建沼气池等排污设施,只需隔两年清理一次无污染的垫料,充作农田有机肥。
目前,桐乡已有18家上规模的养殖场采用这种零排放技术,令人头痛的治污难题迎刃而解。数据显示,桐乡生猪年出栏量超过56万头,排泄物多达34.7万吨,是影响水质的主要污染源之一。采用新技术虽需改建猪舍,但投入资金与新建沼气池大体相当。据了解,桐乡正在推广这一做法,两年后,全市规模养殖户都将采用。
用新方法养猪,养殖户的体会是“干活轻松多了”。崇福镇养猪大户闻林松以前一年才养500头猪,如今超过1000头,但工作量反而少了。他说:“原先每天光铲猪粪、冲洗猪圈就要花6个小时,还要把猪粪拉到附近田畈中,又脏又累。现在这些活都不用干了,整个养殖场就我和女婿两个人管理,节水省力。”
更让农户惊喜的是,实现零排放后,他们“省下”的COD指标,还能换回一笔不小的收入。目前,桐乡正试点生猪养殖排污权交易。据测算,一头猪一年排泄物产生 37公斤COD,目前已认定3200多头猪,COD减排量可达118.4吨,以每吨市场价4万元计算,经环保部门终
审,农户可获得交易费近500
万元。乌镇浙月养殖场已和
市排污权交易中心达成意
向,第一批减排的 15吨
COD挂牌出售后,60万元交
易费即将流入农户口袋。据
测算,全面实现生猪养殖零
排放后,桐乡一年COD减排
指标将超过2万吨。
(李晓鹏 宋琼燕 沈建波)
图片由桐乡市农能站王茂盛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