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渔村治污改厕力度大
本报讯 今年舟山加大渔农村的治污改厕力度。
据悉,该市今年投入2080万元在全市130个已整治和待整治村建设治污改厕工程。每户受益农民补助500元,同时各县乡镇相应配套资金。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除集中纳入城镇污水管网进行工业化处理外,其余大多采用人工湿地和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技术处理。(舟农能)
义乌:农村用太阳能有补助
本报讯 近日,义乌市6个太阳能集热示范工程,计集热面积2165平米,和8个太阳能热水器示范村通过验收。
据悉,义乌市对太阳能推广应用给予巨资扶持,其补助范围和标准具体为:户用太阳能热水器推广项目村,农户安装率在50%以上的,每台补助500元;太阳能集热工程,集热面积达100平方米以上的,每平方米补助300元。今年该市对太阳能集热工程补助资金达64.95万元;太阳能示范村补助资金81.75万元。(黄永星)
建德:太阳能热水器普及率居全省之首
本报讯 建德市积极推进太阳能应用工作,通过综合开发利用太阳能,全市每年可节约相当于标准煤约12.3万吨,为农民增收节支450万元。
一是普及太阳能热水器。建德市是全省最早推广使用太阳能的城市之一,目前全市太阳能热水器推广使用面积近7万平方米,成为全省首个基本普及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的城市。其中新安江城区太阳能热水器户均一台,农村集镇普及率达70%左右,农村清洁能源示范村达70%以上,一般农村占25%左右。
二是推广阳光大棚。推广阳光大棚种植技术,可有效提高大棚内的温度,使夏菜早熟丰产,提高产量产值,缓和“春淡”市场供应;采用阳光塑料大棚种植草莓,能使草莓产量产值增加,提高产品质量,提前上市,供应元旦、春节水果市场。
三是应用太阳能路灯。近年来,建德市农村开始推广应用太阳能路灯,目前已在3个村安装太阳能路灯117盏;今年又有3家酒店引进太阳能中央热水系统技术,进一步扩大了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利用范围,提高了应用水平。 (杭建)
温岭:开展沼气知识宣传
本报讯 日前,温岭市农村能源办通过举办沼气安全使用培训班、免费发放《沼气安全使用手册》等方式,切实抓好沼气安全使用工作。据悉,该市主要采取以下做法:一是健全管理,责任到人。安全生产责任分解、落实到专责人员。二是组织人力,排查隐患。定期组织开展沼气安全生产大检查,对事故隐患第一时间进行排除。三是多种形式宣传安全知识。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宣传安全使用常识,发放沼气安全使用手册和挂图等,提高农民的安全使用水平。 (温龙)
富阳:有机垃圾有了去处
本报讯 富阳市最大的有机垃圾厌氧处理工程日前竣工并投入运行。该工程由富阳市农村能源办设计,位于里山镇灵峰村大帽坞里。总投资130万元,厌氧发酵容积360立方米。工程主要处理农村生活垃圾中的可降解厨余垃圾,在厌氧发酵房内进行密封干发酵,经过2~3个月发酵后,产生“三沼”供周边农户使用。
该工程运行后,效益十分明显。据估算,全镇每年因此可节约20多万的垃圾处理费。 (傅能)
仙居:政策扶持农业节能减排
本报讯 近日,仙居县出台政策,支持农业节能减排,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该市规定对符合防疫、环保、土地要求,年出栏500头以上的农牧结合型生态养殖基地(场),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的,一次性补助配套建设沼气池、管网设施等费用的50﹪,最高不超过10万元;对结合村庄整治,实行人畜分离,集中建猪舍的村庄,每间猪舍补助 100元。 (仙农能)
龙泉:欲新建877个户用沼气池
本报讯 改水、改厨、改圈、改厕……近日,龙泉市农村掀起沼气建设与环境整治热潮。
为整治畜禽养殖污染,美化农村生活环境,发展清洁能源,龙泉市把沼气工程建设列入十件为民办实事之一。全市拟新建877个农村户用沼气池。
(徐志勇)
开化:稻草可抵户用沼气费
本报讯 日前,笔者在开化县桐村镇黄石新区看到,稻草、树叶、果壳等农家废弃物经过粉碎后,倒入堆沤池进行预处理发酵,发酵液流入厌氧池进行二次发酵生成沼气。沼气通过输气管网分送到新区的12户农家。只要一拧开关,就可使用沼气了。这是开化县推广的农村沼气发展新模式。
近年来,开化农业部门大力发展秸秆气化中型沼气工程,推行“集中供气、用气收费、专人管理”的供气模式。村里统一投资建造沼气工程,用稻草、秸秆等废弃物作为沼气生产原料。同时鼓励农户上交秸秆抵扣用气费用,受到农户的欢迎。村里还专门聘请一名持证沼气技工负责日常维护管理收费,保证沼气工程正常运转。 (童顺尧 罗永成)
松阳:沼协获全国先进
本报讯 日前松阳县沼气协会被中国科协和财政部授予“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称号。据悉我省仅3家专业技术协会榜上有名。
松阳沼气协会成立于2004年3月,主要为农户提供农村沼气开发利用技术推广和服务为主,覆盖全县41%的行政村。自成立以来,该协会创新推广了茶园沼液滴灌、沼气后续服务等技术,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35次,受训人数13261人次;建立科普示范基地4个,培育科技示范户168户。2007年会员人均收入达5612元,比全县农民人均收入高1898元。 (松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