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上海大学影视与文学创作批评中心发起的一场研讨会上,电视剧应该有怎样的伦理表达成为与会人士热烈讨论的话题。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条道德底线,然而,在荧屏上,似乎这条底线轻易就被突破,或者毫无底线可言。动辄几十集的叙事中,没有真善美的展示,却充斥着早恋、报复、畸恋、一夜情、不劳而获、尔虞我诈、巧取豪夺、阴谋诡计。
一部曾经在各大电视台轮番轰炸荧屏的所谓家庭伦理剧,打着批判的旗帜,却在长达28集的故事中,不仅充满了主角偷情时的丑陋床戏,更有后母苦心设计的折磨孩子令人愤怒的大量情节。另一部家庭剧里,双腿健全的婆婆怕家人不照顾自己,竟然几十年如一日地假装坐轮椅。偶像剧更离谱,在校的不读书,毕业的不工作,生活就是谈恋爱,还天天开跑车、穿名牌、住别墅。警匪剧中,对反面人物进行重点刻画,倒让正义靠边站。曾经一部著名的警匪剧,“征服”众多观众守候荧屏。尽管没有过多暴力场面,然而,反面人物屡屡得以脱身,原本简单的猫捉耗子游戏,剧中警察却花了整个20集的时间才让正义得以伸张,不知究竟是谁在征服谁?“妈妈,这两个人在打架吗?”这样的问题很多家长都遇到过,越来越多的“床戏”,时时令围坐电视机前的一家人感到尴尬。
业内人士认为,时至今日,影视剧仍然是社会一种重要的教育公器。人到了任何年龄,都需要不断被教导,小孩子需要老师教,成年人就要靠包括电视剧在内的大众艺术来教导。“你看谢晋,多少人从他的电影里得到了感动,得到了支撑。这就是种教育。”(摘自《文汇报》 邵岭/文2008年1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