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专题报道

最终目标:让农业像工业,让农村像城市

  《意见》原文:“我省已全面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
“这三个进入,标志着浙江已到了全面调整城乡关系的必要时期。”省农办副主任邵峰解读说,改革开放30年来,我省农村改革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为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但进入工业时期后,城乡关系开始由低水平的均衡向失衡发展,三农问题日益突出,表现为工业与农业两大产业差距扩大,城市与乡村两大区块差距扩大,农民和居民两大阶层差距扩大。邵峰表示,这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在工业化进程中这样的矛盾必然会出现,工业化模式的相异、执政者理念的差别只会影响矛盾扩大的趋势、节奏和范围,而无法消灭它的存在。
  近年来,浙江在改善城乡关系方面虽然也出台了不少政策,但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尚未从根本上发生改变。目前我省的农村改革已由农村内部利益关系的调整,转向工农、城乡以及国民经济部门之间利益格局的调整,涉及的利益关系更为广泛和复杂,因此,从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代社会经济结构转变,建立城乡平等的制度体系的要求已日益迫切。
  邵峰表示,在协调城乡关系上也需要有形之手,靠政府主导去调整,首先是扼制住矛盾,然后相持,然后逐步缩小,到基本没有差距时,就是城乡一体化新格局形成时,这就是《意见》提出的新时期农村改革发展的大目标:要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基本方略,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加快发展高效生态的现代农业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
  作为构建城乡一体化新社会的新时代纲领,《意见》共分为十章,除了两章总纲,共提出了八大创新,邵峰说,这概括起来就是两大任务、两大保障。两大任务分别是发展现代农业和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包括社会保障、基础设施、扶贫开发、抗灾减灾等。目标就是要让农业像工业一样成为现代产业,让农村像城市一样成为农民安居乐业、共享改革成果、可以全面发展的区域。实现两大任务需要两大保障,一个是制度保障,制度保障就是以保障农民权益为核心,调整城乡关系,构建城乡一体化的体系;二是政治保障,在《意见》中体现在第十个方面,即领导体制机制、政府投入机制等。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