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金华市的粮食生产可谓亮点纷呈:武义县的万亩工厂化育秧基地建设,婺城区的超级稻节水透气栽培技术试验示范和水稻双季直播,磐安县的小番薯产业化,义乌市的“全国马铃薯高产创建”项目实施,永康市的粮食高产创建活动等,都开展得有声有色。创下了又一个粮食丰收年。据统计,今年金华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28万亩,总产达88万吨,分别高出省里下达目标任务的5.7万亩和5万吨;与2007年相比,面积增加5.56%、产量增7.32 %。其中早稻播种面积28.26万亩,产量10.60万吨,比上年分别增6.43%和7.22%。
政策扶持 掀起种粮热潮
今年,金华市各县(市、区)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粮食生产的优惠政策和措施,鼓励农民多种粮、种好粮。市财政对市区粮食生产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扶持资金比去年增加了2倍。早稻实行普惠制,除省财政补助外,市级补助从原有的每亩20元,提高到每亩40元。对统一供秧的育秧基地、水稻机插、接受植保服务的农民,由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补助,开展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据测算,今年市区农民种植1亩早稻,大户可获各级各类补贴225元,散户可获得补贴145元。各县(市、区)对粮食生产的政策扶持力度也进一步加大,财政补贴资金比去年增长100%以上,出台了一系列的单项扶持政策,如永康、浦江出台了扶持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优惠政策,义乌市对当年新增连片规模流转土地给予补助等。一系列种粮政策的出台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技术助推 提升种粮水平
今年是全面实施水稻单产提升工程的第一年。金华市农业部门对全市73个重点产粮乡镇的分管乡镇长、乡镇农技员进行全面培训;各县(市、区)组织专家深入基层对种粮大户和科技示范户进行轮训。同时,市里还邀请有关专家讲授超级杂交稻节水型通气式栽培理念。通过层层培训,推动了技术入村到户,落实到田块。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全市举办粮食生产技术培训班530期,2.046万人次受训,发放技术资料6.6万份。
围绕依靠科技提高粮食单产的思路,金华市各级农技推广部门大力推广节本增产技术,重点运用具有本地特色的小苗早栽、水稻强化栽培技术、旱直抛省力化轻型栽培技术、马铃薯免耕稻草覆盖技术。一年来,全市共实施单季稻“五改”技术60.5万亩,水稻直播免耕面积14万亩,水稻强化栽培技术60万亩,马铃薯免耕稻草覆盖技术1.45万亩。
以点带面 实现示范带动
金华市还把水稻示范方建设作为农技推广工作的抓手,通过强化栽培促进粮食生产的优质、高产。全市建有水稻科技示范户3955个,建立水稻高产示范方293个(其中单季晚稻示范方198个);高产示范面积8.3万亩(单季晚稻高产示范面积5.1万亩)。为提高示范方建设工作积极性,还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水稻优质高产竞赛和水稻强化栽培技术竞赛。
示范方建设工作的开展,对全市水稻生产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全市确定了73个种粮面积在1万亩以上、粮食总产5000吨以上的乡镇,作为水稻产量提升工程重点实施区。实施区主攻核心示范区建设,示范区单季晚稻亩产达550公斤以上。
(金成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