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版:文摘周刊

一个镇党委书记的

“一号工程”

  在洞庭湖畔的湖南华容县万庾镇,有一支身穿橙色制服、蹬着三轮车的“乡村保洁队”,他们每天穿行于田间地头,负责在全镇范围内收集废弃农药瓶、废弃电池等生产生活垃圾。乡亲们提到这支“乡村保洁队”时都竖起了大拇指,他们说,“乡村保洁队”的“队长”就是万庾镇党委书记蔡智。以下是蔡智的自述——
  2006年8月,我出任万庾镇党委书记。上任之初,我、满脑子想的是“干大事、谋大局”。但直到2007年4月,我到长沙看望一个患病的老同事时,一切才发生了变化。那年,万庾镇敬老院院长张善坤因鼻癌住进了医院。身体强健的老张被病魔折磨得形销骨立。
  这次探病的经历深深地震撼了我。离开医院前,我特意请教了肿瘤医院一位老教授。教授给我讲了许多与癌症有关的知识,这位教授告诉我,目前农村癌症多发与环境污染关系极大,尤其是农村随处可见的农药瓶。
  从长沙回来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几天后,我就召开了一次全镇干部大会,决定发动干部们在全镇范围内搞一次入户调查,调查的主题就是农药瓶。
  根据对125户农户的农药使用状况调查,有80%以上的农户反映,在打完药后就随手将药瓶丢弃,根本不做任何处理。根据实际情况推算一下,全镇6.6万亩耕地一年产生的农药瓶就有80万个。
  后来,我又让镇卫生院调出了自2003年以来的新农合资料。结果显示,从2003年到2006年,万庾镇癌症发病竟有147例,发病率呈直线上升趋势,而其中大部分是与食物、饮水直接相关的食道癌、肝癌等。
  摸清了情况后,我和同事们一合计,决定必须把清理农药瓶作为镇里的“一号工程”来抓,并很快成立了领导小组。
  2007年底,在华容县人代会上,我联合了全镇人大代表,向全县发出一份“倡议书”,呼吁全县所有乡镇行动起来,将农村农药残留整治列入议事日程。
  下一步,我还打算在万庚镇搞好“四清工程”,就是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清洁家园和清洁能源。只要我还在镇党委书记的任上干一天,农药瓶清理就是我的“一号工程”,保护好农村的环境就永远是我眼中的“头等大事”。(摘自《半月谈》内部版第11期谭剑 丁文杰/文)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