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七色土

一篮土鸡蛋

  □赵 畅
  在如今看来,一篮土鸡蛋值不了几个钱。可在30多年前,鸡蛋却是山村乡民们的活钱来路。平日里,他们买个油盐酱醋什么的,多仗鸡蛋兑换。一般家庭,除非有妇女坐月子、有人患重病,抑或逢红白喜事,否则,鸡蛋是不轻易自吃的。就这样,发生在那个年代一些与鸡蛋有关的事,至今,仍让我记忆犹新。
  1978年,我高考中榜,成了全家族第一位大学生。当我怀揣大学录取通知书,回到四明山麓那个寄养多年的小山村时,我恍如荣归故里。不啻祖父祖母、叔叔婶婶们喜极而泣,就连隔壁邻居的乡亲都上门祝贺,并轮流请客。临走时,老乡们还凑足一篮鸡蛋送我。竹篮是新的,篮底下铺着一块蓝印花布也是新的。我知道,这是老乡们给我的最高礼遇。
  与鸡蛋有关的另一件事是:一天,伙伴阿祥家的一只母鸡“咯咯咯……咯咯咯……”地叫着回家,阿祥母亲知道母鸡将蛋下到外面了,便喊来儿子阿祥一道分头去找。整整一个下午,鸡蛋总算被阿祥找到了。其时,阿祥那份高兴劲甭提了,只见他唱着山歌雀跃着回家,可一不小心,便重重地摔了一跤,不但鸡蛋给摔破了,而且他的脚也受了伤。闻讯赶来的阿祥母亲见状,并没有原谅阿祥,而是打了他一个耳光。打罢,又抱住阿祥嚎啕大哭:“你这不懂事的讨债鬼,谁让你这样穷开心呀!我们还等着这个鸡蛋为你卧病在床的爹去兑点红糖呢!”母子俩撕心裂肺的哭声,引来了众多乡亲。众乡亲快速地从自家拿来七八枚鸡蛋给阿祥母亲救急,我也从祖母处拿来两枚鸡蛋交给阿祥,阿祥将鸡蛋紧紧地攥在手上,泪水夺眶而出。
  时间虽已过去了许多年,但这送蛋、摔蛋的场景一直令我难以忘怀。如今,小山村改变了,房子变新了,村道变宽了,自来水接上了……在几家曾经是孩时玩伴的家里,竟然还出现了车库。但乡情依然没变,每到我回乡,乡亲依然会送上铺着崭新蓝印花布的一篮鸡蛋。心直口快的阿祥妈对我说:“乡下没东西好送,想来想去还是送土鸡蛋给你。我知道现在城里很难买到土鸡蛋,这土鸡蛋可是最补身子的。听说你们城里人最容易患什么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什么的,吃了我们的土鸡蛋,保管你身体棒,什么‘高’统统下来。”想不到阿祥妈现今变得这般幽默,在场的乡亲更是笑得合不拢嘴。“只要你喜欢,下次我叫阿祥自己开车定期给你送去。哈哈哈!”阿祥妈的笑声是那般爽朗,越过我的心坎,越过祖母家的窗口,飘得很远很远。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