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3版:浙江畜牧兽医

正新牧业做活生态种养文章

  秋天的竹乡五彩缤纷,天蓝、山青、水碧、花红、草绿、稻黄。笔者日前在位于安吉县梅溪镇晓墅的安吉正新牧业有限公司看到,一排排整齐的平房被一片翠绿和金黄环绕着,很难想象这里居然是一个存栏生猪5500头的大型养殖场。在公司大门口呆上一阵子,闻不到通常猪场散发的臭气。“目前我们养殖场的猪排泄物已全部得到有效治理,办公区都难闻到异味,大门口更不用说了。”公司总经理沈顺新介绍说,“我们采用生猪标准化养殖工艺,雨污分流、干湿分离,猪粪尿资源全部得到有效综合利用,实现了猪粪尿零排放。”
  笔者在该公司生产有机肥的车间看到,一台发酵翻滚机正不停地运转,将发酵后的猪粪秸秆混合物拌匀扬干。“这些猪粪经过生物处理菌发酵处理后,种茶叶、水稻、果木都用得上,是上好的有机肥。公司每年可加工生产商品有机肥1200吨,净利润12万元左右。”沈顺新说,“污水经过沼气工程处理,沼气可为养殖场提供生活燃料、猪场冬季供暖,每年可节省煤气、电费2万元左右;沼液则用于附近农田、果园、竹园、茶园等的灌溉。”
  在减排方面,该公司也动足了脑筋,通过调控饲料的营养比例,达到减量排放目的。“公司与浙江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合作,采用氨基酸平衡的办法降低饲料蛋白水平,并运用生物发酵技术对部分蛋白饲料进行发酵,增加有益菌群,提高猪消化道健康状况,减少排泄物中营养残留。”沈顺新表示,该公司不放过任何一个减排环节,比如说改母猪坪养为笼养;给猪进行人工授精,减少公猪养殖数量等,既提高了种猪品质,又达到减排目的。
  现代科学养殖技术的应用和种养结合的方式,使正新牧业的养殖环境得到显著改善,猪肉品质更好了,售价每公斤提高了0.2元,以年销售1万头生猪、每头100公斤计算,每年可增收20万元。环境的改善还使生猪发病率、死亡率明显下降,每年可节约养殖成本5万多元。粗略统计,科学生态养殖让“正新”每年节本增收近40万元,按照目前生猪收购价每100公斤1200元计算,相当于多出栏了333头100公斤重的生猪。
(汪锡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