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日前在建德市航头镇石木岭村禽类养殖场看到,8000多只肉鸡悠闲自得地围着主人脚跟,有的低头啄料,有的竖起耳朵聆听鸡棚里一只收音机里播放的美妙乐曲。业主邵建华说,播放音乐能从小培养苗鸡抗噪音的能力,减少应激。现在,即使陌生人进鸡舍,鸡群也不会因为受惊而四处乱窜了,苗鸡成活率也提高了10%左右。
宁文武 摄
茭白田里鸭蛙乐 和谐共生效益好
“这样养养鸭子和青蛙,种种茭白,鸭粪能给茭白施肥,青蛙帮忙抓害虫,既赚钱又环保,是个好模式呀!”日前在桐乡市科技计划项目“高效生态种养模式暨养鸭养蛙护茭技术研究”验收现场,项目试验承担者之一、该市龙翔街道农民张先生欣喜地说。
据介绍,“养鸭养蛙护茭技术研究”项目采用种养结合模式,选用浙911梭子茭为茭白品种,在茭田里放养绍兴鸭、青蛙,以实现茭鸭、茭蛙共育,达到捕虫、除草、通风、肥田的效果。在茭鸭套养中,套养密度为9-13只/亩,在茭田浮萍100%覆盖的情况下,可基本满足鸭子取食。生产区保留0.5%的草地供青蛙栖息,并设置防鸟网。
项目实施结果显示,由于套养提高了茭白品质,套养区茭白比非套养区茭白市场价每公斤高0.2元,平均每亩增收892元。2007-2008年两年间,项目实施区农民合计增收130.5万元。 (吴敏 林晓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