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粪经发酵、烘干等多道工序处理后,就变成了有机肥。今年以来,余姚市神农畜禽有限公司的畜禽粪便机械化处理中心“胃口”越来越大,平均每天“消化”新鲜鸡粪20多吨。1-9月,该公司生产的1000多吨有机肥被本地及周边农户“抢购”一空。
神农公司早在2003年就投资300多万元,办起了余姚市首家畜禽粪便机械化处理中心。这两年,生产、销售形势逐年好转。公司总经理何华均说:“目前,市场上每吨有机肥的价格已超过500元。同时,对鸡粪进行集中处理,还有效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企业的环境污染问题。”
其实,通过生产有机肥等方式处理排泄物,解决养殖污染的,在余姚市并非神农一家。据余姚市畜牧兽医局局长俞永裕介绍,近年来,随着该市畜牧产业的快速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土地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针对这一状况,该市除了积极引导兴建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场外,还鼓励养殖场对畜禽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目前,该市已有千余家规模养殖场(户),通过多种形式、多条腿走路,使畜禽排泄物实现了资源化利用。
除了加工有机肥、沼气工程处理等方式外,鸡稻轮作、稻鸭共育、“三园”放养等种养结合的模式,也越来越受到一些养殖规模相对较小的养殖场(户)的青睐。
近年来,余姚市不断提高养殖业准入“门槛”,牧场排泄物无害化处理能力已成为新批项目的基本条件之一。同时,政府逐年加大财政资金补助力度,鼓励养殖场(户)通过改造老场、增添配套设施,走无害化养殖之路。近年来,该市直接用于畜禽无害化养殖的补助资金每年超过500万元。
(鲁银华 施利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