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技110起源于我省的衢州市。1998年该市针对农村电话日益普及的新情况,借鉴公安110的做法,建立起了农技110服务中心。此后,农技110迅速在全省得到推广,省级依托浙江农业信息网开通了网上农技110,市、县全面建立农技110机构。如今,农技110在我省已有十年历史。实践证明农技110适应了时代的要求,解决了农技人员与千家万户的连接问题,和技术进村入户的问题,提高了效率,方便了农民,满足了市场经济下农民对农技服务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
同时,自2001年以来,我省积极推进农业科技示范场建设,到目前共创建部、省级示范场100多个,带动各地创建示范场1000余个,农业科技示范场日益成为农业科技引进、试验的基地,农民群众培训学习的基地,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的基地。
开发建设浙江农民信箱
农民信箱系统是利用因特网和现代通信技术,为农民量身定制的信息工具,以实名制注册使用并与手机相连,使农民群众能借助电脑和手机短信进行网上双向交流,是一个集通信、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农技服务、办公交流、信息集成等功能于一体的、面向“三农”的公共服务平台。
目前,农民信箱实名制用户已达190万,发送个人信件2.95亿封,发送短信2.55亿条,发送买卖信息71万条,每年达成交易额17.4亿元,发布预警信息每年挽回农业经济损失14.8亿元。
实施科技入户工程
自2005年以来,我省海盐县、江山市、诸暨市和嵊州市先后实施了农业部科技入户工程,各县重点培育1000个科技示范户。把科技示范户培养成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成为留得住、用得上、带不走的农民技术员,有效解决了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技术转化“最后一道坎”问题。
其它各县结合责任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也组织开展科技入户工作,目前我省共有9112名农技人员联系科技示范户5.05万户。
组织新型农民培训
我省自2006年起,以村为基本实施单元,按照“围绕主导产业、培训专业农民、进村办班指导、发展‘一村一品’”的要求,组织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对务农农民开展农业科技知识和实用技术培训。2006-2008年分别在8个县270个村、15个县500个村、17个县
850个村实施。截至今年6月
底,共集中办班6524次,
教师进村指导 7488
次,培训新型农民
27.5万人次。通过
实施新型农民科
技培训工程,增
强了农民学用
技术的意识,
加快了农业科
技成果转化,
提高了农民
生产技能,为
现代农业发展
提供了智力支
撑和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