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农
加快土地流转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要前提,促进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经途径。我省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经历20多年的历程,现已进入以政策导向、市场调节、利益驱动为特征的较为理性的发展阶段。从我省当前农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现状来看,主要呈现以下特征:流转规模和比例连年有增,流转方式仍以农户自发居多,流转形式以转包和出租为主,流转期限仍以短期居多,其中5年以下的占70.8%,流转集聚程度仍以小型单体规模经营为主等。
随着我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全面实施,对土地资源的需求和农业产业的发展要求越来越高。我省在加快土地流转、促进规模经营过程中,既有有利条件,也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如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化进程很难迈出实质性步伐,流转双方很难形成心理和价格平衡,农地流转市场机制不全,政策性制约因素依然存在等。
根据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土地资源状况、农业的地位和作用等实际,加快农地流转、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应采取以下对策。
一、转变观念,进一步明确推进工作的指导思想。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省委“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为指导,以实现保障供给、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有机结合为目标,坚持三权分离、自主自愿、市场契约、政府监督的原则,在鼓励多种形式流转的同时,重点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工作;完善农民初始承包权的利益保障制度,调动农民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积极性;加快承包经营权转让的配套制度建设,激发规模经营主体增加投入、搞好主业的积极性;不断完善制度保障体系、政策支持体系、组织领导体系建设,逐步建立和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价格形成机制,努力形成“政府引导、农民自愿、市场调节、运转有序、管理规范”的农用土地流转市场,力争“产业大发展,经营有利润,农民得实惠”的多嬴局面。
二、坚持原则,把握推进的力度。不管是全省范围,还是市县区域,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专业化规模经营,必须因地制宜,不能急于求成、搞一刀切,既要有必有可为的决心和信心,又要有遵循基本规律和基本制度的韧性和细心。要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遵循《土地承包法》有关规定,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的前提下,针对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深入研究创新之策。根据各地实际,有针对性地推广不同的流转形式,特别要处理好加快土地流转促进规模经营与稳定粮食生产的关系,防止和避免“土地流转加快了、规模经营面积增加了、粮食面积和产量减少了”的情况出现。
三、创新土地流转方式,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近年来,各地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自己的产业优势,积极引导从事二三产业和小规模的兼业农户通过转包、租赁、互换、转让、入股等形式,把土地流转出来。同时,积极培育和发展家庭农场、农业产业园区,发展布局、供种、管理、销售等“四统一”的生产服务规模化经营和季节性流转经营等形式,推进土地集中连片开发,因地制宜发展规模经营。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一些地方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的形式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引导农民把土地承包权转化为长期股权,按股分配获取收益。目前,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的方式有三种,各地可视农民愿意接受的程度、经济发展的水平等借鉴采用。
四、突出重点,促进“弃耕流转”农户劳动力稳定就业,加快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健全劳动力转岗就业扶持政策,加大对流出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户的就业培训和岗位推介力度。尽快建立农民缴费、政府补贴、村级集体补助的带有社会统筹性质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努力消除流出土地农户的后顾之忧。
同时,要整合资源,积极培育各类经营主体,落实用地、用电、信贷等优惠政策,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力度,大力支持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创办土地流转中介服务机构,扎实推进土地流转的规范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