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综合新闻

大禹后人善治水

  本报记者 裘智军 实习生 俞 清
  编者按: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通过上下联动、合力推进,我省万里清水河道建设进展顺利。5年来,全省共投入资金200多亿元,完成清水河道建设1.38万公里、土石方4.4亿立方米,绿化河岸2200万平方米,保洁河道1.5万公里。河道行洪排涝能力加强,河网调蓄水能力提高,水生态环境改善,河道逐步恢复了它的基本功能,重现出江南水乡的风貌,改善了人居环境和生产条件。本报从今天起开辟《万里清水河道建设巡礼》专栏,集中展示一批先进典型,以此推动万里清水河道建设再上新台阶。
  提起绍兴县,很多人眼前会浮现出小桥、流水、古镇、乌篷船等编织成的水乡美景。大禹后人与河相伴、以水为美,与河相亲、为水骄傲。
  改革开放以来,绍兴县的轻纺业迅速发展,柯桥中国轻纺城已成为亚洲目前最大的轻纺专业市场,轻纺产品总销售额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但与此同时,人们忽视了环境保护,河水被严重污染。拿出2005年河道整治以前的照片看,只见河水浑浊,水葫芦漂满整个河面,甚至还有白色污染物点缀其中,按当地老百姓的说法是“房子漂亮了,百姓富裕了,河水变黑了”。绍兴县逐渐失去了江南水乡原有的风貌。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生态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河道整治的要求非常迫切。从2005年起,绍兴县按照全省万里清水河道建设的要求,全面开展了以清淤、清面、清水、护岸“三清一护”为主要内容的清水河道建设。截至2007年底,完成河道清淤327万立方米、河道护岸372公里,河岸植树绿化268公里,河道清草保洁水面10万亩。信步柯桥街道河塔村,记者看到河道中河水清澈,河岸整齐划一地铺上了石板,并设有护栏,不远处还有专门的船只停靠点。难怪村民们常赞,现在河水好、环境好,住在农村像住在城里一样。据县水利局已退居二线的老局长章延根介绍,通过治理,现在绍兴县河道水质得到很大的改善,周边企业每天可直接向河里取水90万吨,促进了当地轻纺业的发展。
  从2007年起,绍兴县在第一轮清水河道建设的基础上,全面开展以改善水质为主要目标的新时期治水工程建设,把涉及水的方方面面都纳入到整治范围。建管并重,通过实施清水、护水、利水、用水、管水“五水工程”,全面整治污水偷排、淤泥沉积、垃圾入河、农业面源污染等影响水质水环境的突出问题;同时,统筹兼顾,发挥河道的防洪排涝、蓄水供水、交通航运、水产渔业、旅游休闲、生态景观等综合功能,修复水生态,达到人与水和谐相处,河道与环境协调统一。
  据绍兴县水利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后5年,该县力争河道治理面达80%以上,企业污水透明排放口建设达100%,城乡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达95%以上,城区河道养殖污染治理率达100%。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