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英俊
近年来,衢州市衢江区委、区政府充分发挥生态、区位、人文等资源优势,发展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实际、促进农民增收的好路子。到目前为止,全区有农家乐经营户153家,农家乐乡村游重点村10个,农家乐旅游点10个。其中,省级农家乐特色示范村3个,市级农家乐特色示范村5个、市级特色示范点8个。去年,全区农家乐接待游客36.2万人次,占全区游客接待人次的34.2%,农家乐经营收入1720万元。其主要做法:
(一)加大服务力度,推进农家乐发展。
区里专门成立农家乐建设领导小组,全力抓好农家乐乡村旅游的规划、协调、发展工作。同时,利用各级政府对农业、农村工作的扶持政策,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整合项目资金,合力扶持农家乐重点村(点)的交通、通讯、卫生、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卫生、工商、税务、消防等部门也出台相关优惠政策,为经营户提供优质服务。
(二)整合资源优势,突出农家乐特色。
为实现农家乐合理布点,避免盲目发展,衢江区按照省政府提出的农家乐发展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合理布局、和谐发展”的要求,做到三个整合:一是整合旅游景点优势发展农家乐。利用景区游客多、接待能力有限的特点,在景区周边农村发展农家乐,形成景区与农家乐相互依托、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主要体现在天脊龙门、药王山等景区沿线的农家乐。二是整合特色村(点)发展农家乐。利用单个村(点)独特的资源优势,开展农家乐经营,以特色促发展。主要体现在大路畲族特色文化村、板固兰花特色文化村和以东坪红柿、古道而著名的东坪农家乐、以红色探险为主要内容的灰坪杜家田农家乐。三是整合乌溪江库区资源发展农家乐。利用库区秀美的山水风光,开办以渔家风情为主的农家乐。主要体现在湘思亲水园和乌溪江大坝以大坝鱼为特色的农家乐。
(三)强化培训管理,规范农家乐经营。
一是充分调动各职能部门的积极性,利用多种形式强化餐饮、食品安全、礼仪接待、应急救护等方面的培训,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二是充分发挥乡镇党委、政府在发展农家乐乡村游中的作用,在举办农家乐从业人员培训班时,安排乡镇干部参加,提高乡镇干部的管理和指导能力。三是进一步健全农家乐协会管理制度,实行行业自律。按照我省《农家乐经营户(点)旅游服务质量星级划分与评定》的要求,落实农家乐经营者和从业人员卫生制度,确保农家乐饮食安全。
(作者单位:衢州市衢江区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