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佩莲
贯彻十七大精神 推动“三农”发展
县(市)长笔谈
休闲观光农业是当今国内外休闲产业发展的一个新领域。它集保护农业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培育和带动第三产业等优势于一体,既弥补了传统农业生产目标单一,生产技术落后,以及投入少、产出低的不足,又避免了以耕地占用过多带来的生态破坏和农业环境恶化等弊端。在基本不改变用地属性的前提下,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现代农业的方向。
那么,如何将农业资源和旅游资源结合起来,推动和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开辟出一条适合当地实际、富有竞争力的发展新路呢?
首先,必须提高认识,明确思路。近年来,嘉善县积极发挥区位优势,把握机遇,发展制造业,为提升县域经济实力起到了巨大作用。然而,最具江南农耕文化特征的水乡农业风貌是嘉善县永远不离不弃的根基与亮点。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的产业竞争,发展方式转变势在必行;面对制造业发展带来的资源环境压力,走科学发展之路是必然选择;面对人们对生活质量提高的期望,加快提高第三产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已成发展重心。因此,嘉善县在加快制造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同时,应选择适当的区域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培育新的县域经济增长点。
其次,必须明确定位,落实抓手。
在今年的联镇挂村蹲点工作中,笔者曾对嘉善县大云镇的休闲观光农业开展过专题调研。从调研情况看,目前该镇已建立了一系列颇具特色的休闲观光农业基地,形成了“一带六园”的基本格局,但缺少整体规划和科学论证,存在项目设计雷同、布局不尽合理、功能配套不全、市场定位不明、景区档次不高等现象。其实,就该镇休闲观光农业的定位而言,应以田园自然风光为基础,以水上、田间、棚内、林中之立体农业为依托,以特色市场、高级会所、养老公寓、养生温泉为载体,以“农旅结合”、“强农兴旅”为模式,以吸引周边都市消费圈为目标,使其成为与嘉善县现代化中等城市相配套的农业观光生态区、休闲消费集中区、“无烟经济”增长区。
据此,要科学制定规划,实现休闲农业规划与农业发展规划、集镇发展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相衔接。要突出市场主体地位,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以协作、参股、合作、独资等形式参与项目的实施。同时,鼓励农民以土地、劳务、资金入股,形成多样化、多渠道、灵活多样的投资机制。探索建设“台湾农业创业园”或“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园”。要加强对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领导,实现统一管理、统一服务。
第三,必须营造氛围,制定政策。
政府应投入一定的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建设,扶持与引导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并安排一定的土地指标,用于特色项目、特色市场等建设,在鼓励工商资本与外来资本投入、参与项目建设等方面,应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有关部门要勇于打破常规,简化审批程序;适度放宽条件,致力信贷支农;重视人才培养与引进,提高休闲观光农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准。
(作者系嘉善县委常委、副县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