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2-3版:品种与技术

杂交稻-再生稻及稻田养鱼

  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土质肥力中等,保水保肥能力强,温光资源丰富的平源水田。
杂交稻一再生稻
  选择良种。选用再生能力强,丰产性能好,抗病能力强的杂交组合,如汕优63等杂交组合。
  科学灌水施肥。头季稻收割时应带水割稻,分蘖初期浅灌,分蘖后期深灌,这样既有利于鱼生长又利于再生稻生长。收割后马上追施发苗肥,每亩施尿素8~10公斤,既可以增苗、增穗,又可以肥水养鱼。再生稻抽穗20%时,每亩用赤雷素2克加磷酸二氢钾100克加水喷施,促使再生稻抽穗早而整齐,提高结实率。
  防治病虫害:头季稻收割后,马上喷施农药防治稻飞虱、纹桔病、螟虫。
稻田养鱼
  基础设施。加高加固田埂,做好进出水口拦鱼栅,开挖好鱼沟、鱼塘。鱼沟、鱼塘大小视田块而定,一般占总面积的5%左右,并用小田埂与大田隔开,小田埂开若干个进出口。
  蔽阴遮阳。在鱼沟、鱼塘上搭棚,防止夏季气温高而烫伤鱼,特别是头季稻收割后,再生稻封行前,搭棚遮阳避暑必不可少。
  鱼种投放。鱼种投放一般以田鲤鱼为主,搭配草鱼、罗非鱼。每亩投放鱼苗:田鲤鱼500尾、草鱼100尾、罗非鱼150尾,除罗非鱼苗于2月下旬投入,另两种鱼苗可在冬季投放;在5月底,再套养夏花田鱼1000尾,草鱼300尾,为第二年增育好越冬鱼种。
  田间管理。水稻采用垄畦法栽培,在移栽前,先对鱼沟和垄畦沟进行一次清理。水稻分蘖初期和再生稻发苗期,为防稻苗被鱼吃掉,要将鱼暂关养在沟、塘中。
  科学投饲。根据鱼生长情况,投草料及配合饲料或米糠、麦麸、豆渣等饲料,做到定点、定时、定量、定质,每天上午8:00-9:00,下午3:00-4:00定场所投喂两次,并经常观察鱼生长动态,吃食情况,水质好坏,是否发病等,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鱼病预防。在大田放养鱼要进行鱼体消毒,用2~4%的盐水浸洗鱼苗,以多数鱼苗浮头即可。当水体温度在10℃以上时,每隔15~20天,按每亩的每5厘米深水层用生石灰1公斤掺水全田泼洒。
  早放迟捕和分次捕获。鱼苗要早放迟捕才能获得高产。2月份开始放养鱼苗,到12月份收捕。充分利用温、光、热、水等自然条件,促进鲜鱼产量,并套养夏花鱼苗,为第二年培育大规格冬季鱼种,这样可在第二年头季稻移栽前、收割及再生稻收割、12月份分次捕获部分商品鱼,降低田间饲养密度,获得高产高效。
(吴敏芳 陈利芬 张强康)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