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伟军
水稻是我省重要的粮食作物,与其它粮食作物相比,水稻生长发育环境和技术措施复杂,耕作栽培制度最细,生产环节最多,季节性最强,劳动强度最大,用工量最多。随着我省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对改善生产条件的要求越来越强烈,迫切想改变水稻生产“面朝黄土背朝天,弯腰曲背几千年”的传统作业方式。而机械化插秧,无疑是最佳选择。
实践证明,与其它栽植方式比,机械化插秧具有五大优势。一是节省秧田。机插秧苗的秧本比可达1:80-100,比常规育秧节省秧田5-10倍。二是省工、省时。人工插秧的效率是0.5亩/天,机械插秧为 20-40亩/天,工效是人工栽插的10-30倍。三是节约水、肥和药。在育秧苗期,机插育秧易于集中管理,可大大提高肥、水、药的使用效果,减少施用量。在大田生长期,机插秧采用薄水活棵、浅水促蘖、间歇灌溉的灌水方式,可节省大量水资源。同时,机插秧有序栽植,便于通风,方便管理,能减少病虫害,有效提高化肥、农药的利用率,减少使用量,有利于减轻农业面源污染,提高稻米质量安全水平。四是不易倒伏。机插水稻根系发达,扎根较好,与直播和抛秧相比,更不易倒伏。五是高产稳产。采用机械化插秧作业,秧苗群体质量易于调控,容易获得高产稳产。
目前,我省大面积推广水稻机械化插秧的条件已经成熟。一是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已适应推广水稻机械化插秧。目前,我省农村雇工插秧每亩需要120-150元(不包括秧苗成本),而机械插秧亩收费在80-120元(包括秧亩成本)。二是有了比较成熟的插秧机械。近几年,农机生产企业通过引进和消化吸收日本、韩国等国技术,研制开发了一批性能优良的水稻插秧机,已基本能满足我省水稻机插的要求。三是适应变化了的种植制度。机械插秧一般只适用于小苗,随着种植制度的变化,我省目前已不需要通过秧苗生长期来补大田生长期的不足,为机插提供了可能。四是育秧技术得到推广应用。利用客土或本土的标准化育秧(硬盘)、双地膜育秧技术已在我省推广应用,特别是利用本土的标准化育秧,不需要育秧流水线,工艺简单,操作简便,成本较低,比较适合我省当前的水稻种植模式。五是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快速发展。目前,我省一些地方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和农机作业公司快速发展,通过规模作业和专业化服务,有效降低了育秧和机插成本,提高了作业效率,解决了一家一户办不了或办不好的农事。
(作者系省农机管理局副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