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道德法制

绝症女孩留下特殊礼物

  “阳光如此美丽,却不知道我灰暗的天空何时是头。只希望我走的那天依然是晴天,给别人留下一片光明。”决定捐献眼角膜后,一位身患绝症的女孩在自己的QQ上写下这样一句话。
  女孩姓叶,是一名左肱骨骨肉瘤晚期患者。在文成县双桂乡,开着一家珍珠奶茶店。
  2008年的第一个月末,这个喜欢微笑的女孩填写了温州市眼库“眼球捐献卡”。她说:“这是我留给新年的礼物。我不知道哪一天会离去,只想过好每一天,帮助一些人。”
  22年前,一个女婴被亲身父母遗弃在文成县双桂乡桂西村一普通农户的门口,她就是小叶。养父母家虽然贫困,但对小叶还是倍加关爱,亲戚朋友都亲昵地叫她“燕子”。然而这个本已不幸的孩子,命运却对她作出了更残酷的安排。
  2006年5月,燕子已持续一两个月感到左腿膝盖酸痛,腿抽筋,严重时痛得彻夜难眠。经确诊,她患上了左肱骨骨肉瘤,一种恶性肿瘤,已发展到中期。医生说治疗费用至少要30多万元。
  本就贫困的家庭根本无法负担这笔巨额费用。5个月后,燕子卧床不起,左膝盖、腿都肿到正常时的数倍大。
  2007年5月,在温州同德医院,燕子不得不接受了截肢手术。医生告诉她,留给她的时间可能只有两三个月了……
  生命可能随时逝去,而燕子,却开始了一连串让旁人惊异的举动。
  只在医院住了一个多星期,她就拄着双拐出院。为了实现萌生的“捐献眼角膜”的想法,她三番四次从老家坐车到县城,再从县城转车到温州市区,对一个骨癌病人来说,哪怕只是端坐半小时不动也会全身痛楚无比,乡、县、市三地来回四五个小时的颠簸,该是怎样的难过?“有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就快晕过去了,就要离开了。”燕子笑着说。而到了市区,人生地不熟,又因为情况特殊,一趟趟跑医院,找熟人,眼角膜捐献协议跑了几趟,花了一个多月时间才签下,其中的辛苦、疼痛,也只有她自己体味得到。
  一定要坚强,为了那些帮助过她的人。
  燕子花了好几个晚上,在电脑里写下一封感谢信。信很长,1700多字,字里行间,透露着感恩、坚强、乐观,催人泪下。
  因为她曾经被绝望占据。这时,她遇见了一连串的爱,一连串的帮助。“政府知道了我的事情,送来了一万六千元钱的医药费……同德医院的梁主任,送药给我……我的主治医生,对我像妹妹一样……一个叫陈炳衡的老师把床位让给了我,给了我两百块钱,还买了好多水果、牛奶,这位老师已经有76岁了,得了与我一样的病,并且还有糖尿病和高血压……”
  这些爱让她坚强。让她也想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刘曜 张立中)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