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三农论坛

建设新农村重在“四个向农村”

  寿永年
  近年来,宁波鄞州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两创”总战略,以建设城乡融合型新农村为目标,以公共财政为依托,深入实施新农村建设行动纲领,全面推进城市建设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倾斜、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2007年,实现农业总收入42亿元,增长5.5%;全区村均集体可用资金达187万元(不含土地征用款),增长14%;农民人均纯收入10845元,实际增长10.6%。
推进城市建设向农村延伸建好农村新社区
  加快新社区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鄞州充分把握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律,着力推进“两化”建设。一是农村城镇化。各乡镇全面启动了改造一片街景、开发一块新区、建设一批示范村、构建一张生态网的“四个一建设”。2007年全区共实施街景改造、新区开发项目62个,总投资20亿元,拆迁和新建面积分别达到20万平方米和70万平方米。旧村改造新村建设累计投入60.4亿元,建设新村住宅655万平方米,为农户提供了5万余套新居,45个村创建成为省市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二是设施建设网络化。覆盖全区的“七横十二纵”骨干路网和乡村辅助路网基本形成,行政村通等级公路率和路面硬化率均达100%,投资1.5亿元的农村公交化改造项目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交目标。投资22亿元的区域供水工程年内可竣工,让全区群众喝上干净优质的放心水。投资1.5亿元的区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和“户集、村收、镇运、区处理”的垃圾处理体系已投入运行。投资18亿元的污水处理系统五年内将基本建成。
推进公共服务向农村倾斜满足农民新需求
  让农民共享均衡优质的公共服务,是检验新农村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准。在统筹发展城乡社会事业,全面扩大优质公共产品供给上,鄞州着重抓了两个方面。一是以免费教育为重点,提升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水平。过去五年共投入经费25亿元,发展农村教育,所有乡镇都成为省教育强镇。二是以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为目标,提升优质卫生资源共享水平。按照“及时就医、安全用药、合理负担、平等享受”的要求,实施医疗、医药、医保、医助“四医联动”,大力推进农村新一轮卫生事业发展,区财政每年投入2亿余元用于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连续三年每年安排1000万元用于补助行政村卫生服务站建设,连续三年每年招聘250名左右大中专生定向到农村卫生机构工作。同时对到农村卫生服务机构就诊的农民,实行免挂号费、诊疗费和减半收取住院床位费、住院护理费的“两免两减半”政策。
推进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构建惠农新体制
  促进农民由土地保障转向社会保障,提高农民抵御风险能力,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鄞州按照普惠式原则,实施政府、个人、企业、社会四方联动,初步实现了城乡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弱势群体生产生活保障“三个全覆盖”。
推进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树立农村新风尚
  树立农村新风尚,是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增强“三农”发展内生活力与动力的关键。鄞州以实施“两大工程”为抓手,不断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一是实施繁荣城镇文化的“明珠工程”。大力推进城镇文化设施建设,区文化艺术中心、体育中心、图书馆、文化广场全面建成,区综合活动中心、鄞州博物馆及书画、服装、木刻、石雕专题性博物馆加快建设,全区所有乡镇都建成省、市级东海明珠镇。二是实施繁荣村落文化的“星光工程”。区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补助资金600万元,全面实施以“三点一室”(综合宣传点、文化阅览点、体育健身点和活动培训室)为主要内容的“星光工程”。开展声势浩大的“文化进百村”活动,每年组织优秀文艺节目下村巡回演出。同时在全区开展“和美家园”创建活动,已有147个行政村建成和谐新农村。
  (作者系宁波市委常委、鄞州区委书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