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28日,24岁的美国男子托德·恩德里斯冲浪时遭到一条大白鲨袭击,就在托德即将命丧鲨口时,几只海豚阻退鲨鱼保护托德,令托德抓住机会爬上冲浪板逃向岸边。大难不死的托德表示,如果不是这些海豚恩人,他恐怕早已葬身鲨腹了。
对于“海豚救人”的原因,科学界至今没有统一的看法。一般来说,科学家们对这一现象主要有三种解释。
一、“照料天性”说:海豚救人的美德来源于海豚对其子女的“照料天性”。海豚喜欢推动海面上的漂浮物体,它常常爱把自己刚出生不久的幼仔托出水面,或抬起生病、受伤的同伴。当海豚遇上溺水者或遭鲨鱼袭击的人类,它们也可能会出于本能将其当作一个漂浮物体推到岸边。
二、“见义勇为”说:海豚是一种高智商动物,它的救人“壮举”可能是
一种自觉行为。因在大多数情
况下,海豚都是将人推向岸边,
而不是推向大海。研究海洋哺
乳动物14年的英格里德·维塞
尔称,当海豚感觉到人类处于危险时,就会马上“见义勇为”保护他们,海豚有时甚至为了保护自己和幼仔不惜与鲨鱼“搏斗”。
三、“玩性大发”说:海豚天生好动,善于模仿,最喜爱在水中嬉戏,所有被碰上的东西都成了它们的玩具。海豚之所以保护人类免受鲨鱼袭击,很可能是认为鲨鱼是来和它们抢夺“玩具”。
(摘自《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