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4版:经验交流

诸暨:喷滴灌应用面积超万亩

  喷滴灌技术是现代实用农业技术之一,具有省工、节本、节水、增产等优点,但一直因投资大而难以大面积推广。近几年,我市把推广应用喷滴灌技术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措施来抓,采取“多方配合,多管齐下”的方法。早在2003年,市政府就出台了《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的若干政策意见》,其中明确规定,凡推广应用喷滴灌技术20亩以上的,每亩由市财政补助700元,截止目前,全市已累计投资2000多万元。喷滴灌技术应用于蔬菜、草莓生产中后,平均增产15.3%。目前,我市喷滴灌技术的应用已从蔬菜拓展到茶叶、水果、花卉、桑园等产业。
  从推广喷滴灌技术之初,我市就按照“示范与宣传相结合”的工作思路,在王家井镇农民斯善民、牌头镇农民宣庆云和 浦镇农民孙碧新3户种植业大户承包田里建立了示范点,并给予资金补助和提供安装等技术服务。市经济特产站派出科技人员进行蹲点技术指导。牌头镇贾桥村的蔬菜基地由于是红土,粘性差、土层浅,很难种蔬菜,但采用了喷滴灌技术后,100多亩蔬菜基地常年保湿,明显改善了土质。现在,宣庆云种植100余亩蔬菜,一年四季都能生产新鲜蔬菜。
  为确保这项技术的推广普及,市经济特产站还专门成立了由3名农技员组成的“喷滴灌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从规划设计、设备供应、施工安装、人员培训到运行管理,提供全程服务,并作出了“只要用户有需求,不管上班还是节假日,随叫随到”的服务承诺。“喷滴灌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成立以来,无偿提供规划、测量服务;负责喷滴灌设施的货源组织,送到田头,并帮助安装;每个点都确定一名技术人员作为联系人,定期进行现场技术指导;举办技术培训班,全市已累计举办培训班15期,培训3000余人次。此外,对市政府重点农业工程和国家级、省级农业开发项目,由“服务中心”全程包干建设,既保证建设质量,又减轻了投资者的建设负担。这些强有力的配套服务,保证了我市喷滴灌设施农业的健康发展。在示范基地建设取得成功的基础上,职能部门还运用现场会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喷滴灌技术的优点,充分发挥示范效应和辐射带动作用。通过示范成果的宣传和展示,通过不同效益的对比、算账,使广大农民充分认识到应用这项技术带来的丰厚回报和广阔前景,引导农民自觉与大力发展喷滴灌技术。
  几年的实践证明,滴灌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农业生产方式,极大地发展了农业生产力。使用该项技术后,水只需要传统灌溉方式的八分之一,还使肥料利用率从35%左右提高到55%左右。每个滴灌滴头的浸润半径在40—50厘米,土壤不板结,团粒不破坏,并有改良土壤、降低盐碱的作用,中低产的盐碱化耕地几年内就可以改造成高产稳产田,土地利用率提高了5%—7%。同时,改变了传统的劳作方式,降低了耕作成本,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通过试点示范、政策扶持,我市近年来共推广喷滴灌面积1.17万亩,喷滴灌技术应用工作走在了全省的前列。
(朱农)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