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3版:文摘周刊

从“药罐子”到老寿星

  在长春市二道区民丰六条胡同里,有位94岁的老寿星王淑章,眼睛不太花,耳朵不太背,还能做些针线活,天气好时,还到公园去锻炼身体。周围的人都羡慕王老太太身体好,但老人却说:“我年轻的时候常生病,不是吃药,就是打针,直到50岁。”原来老人的高寿是有原因的。
  一、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老人是从50岁以后才开始参加体育锻炼。无论严寒酷暑,每天一大早,老人就早早起床,到公园去活动身体。80岁以前,凡是区里组织的老年体育比赛,她都参加。她说:“参加锻炼以后,我的身体渐渐好了,连感冒都很少得。”
  二 、热爱劳动勤俭持家
  老人是穷苦人出身,劳动惯了。70多 岁时,老人还 能 劈柴、生火点炉子。如今虽然90多岁了,仍闲不住,总是想方设法找些活干。由于老太太热爱劳动,既活动了筋骨,又融洽了家庭关系。
  三、膳食平衡 从不吃饱
  老人有一个很好的饮食习惯,那就是吃饭从不吃饱。老人说:“都说好吃不如饺子,可我吃饺子从来都不吃饱,吃饱了不消化。”再好的东西她也不会多吃,而她认为再不好吃的东西也要吃一些。由于不挑食,老人家的膳食可说是十分平衡。
(摘自《夕阳红》魏 静/文)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