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战“役”特刊·观点

疫情防控呼唤三种公众意识

  周其森在《经济日报》撰文说,新冠肺炎疫情考验着政府的治理效能,也检验着社会的文明程度。此时,有必要呼唤三种公众意识。
  第一是科学意识。今天,社会成员的科学素养已成为社会文明的基本元素。文明素养的高低,最基本的判断标准就是生活方式是否合乎科学标准。目前,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来源、传播方式、防治措施等虽有待进一步探索,但有一点已经明确,那就是它可以附着于唾沫等物体传播。最简单有效的防控手段就是物理隔离,即减少人员聚集,不到人流密集地方去;出门戴口罩;加强个人卫生和锻炼。尽管专家和医务工作者对此反复呼吁,但仍有一些人充耳不闻,有的“裸嘴”而行、顶风聚会,有的瞒情不报,导致疫情扩散。这都是科学精神缺乏的表现。
  第二是公德意识。作为一名社会成员,遵守社会秩序,尊重公共利益,是社会公德的具体体现。在疫情面前,每一个人都应该明白,自身的卫生状况不仅关系着自己的安全健康,而且对社会环境有着直接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是否遵守专家建议和组织要求做好个人防护,就不仅是一个人的卫生习惯问题,而是一个人社会责任心的具体体现。它反映着社会公德的整体水平,不可等闲视之。
  第三是家国意识。当前,从中央到地方都对防疫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其中也涌现出很多感人的故事。这都是中华民族在灾难面前“舍小家、为大家”的爱国情怀的体现。作为普通公民,不可能人人都奔赴灾区,但完全可以遵守专家建议,做好自我防护。须知,每个人安全了,14亿人就安全了,国家就安全了。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