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人勤春来早 奋力“开门红”

——我省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开展春耕备耕

  □本报记者 李军
  一年之计在于春。连日来,我省广大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号召,在当地各级党委、政府的统筹指挥和农业农村部门的技术指导下,坚持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两手抓、两手硬,提前筹划,抢抓农时,奋力夺取新年农业生产“开门红”。“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粮食生产要稳字当头,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虽然目前还是疫情防控期间,但农时可不能耽误。”2月11日,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宁波市鄞州区姜山镇陈介桥村种粮大户、归本农场场主汪琰斌告诉记者,春节以来,他一直没闲着。在对接做好当地六七家养老院的大米定点配送工作的同时,他还上网查阅学习今年的“三农”新政策,筹划制定全年的生产计划,为春耕做好各种准备。“今年,我们农场计划种植水稻2700亩,其中早稻1600亩。”汪琰斌表示,尽管离早稻播种还有一段时间,但为了保证农机具能正常出工,年前他就对各类农机全部进行了检修。“40吨化肥也已联系好供应商,本月26日前就可送到。”汪琰斌说,农场目前用工需求近20人,以本地人为主,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安全是有保证的。“我年前就储备了一些口罩和消毒药水。我会督促工人干活的时候不扎堆,戴好口罩,勤洗手,搞好卫生。”汪琰斌说,他这几日一直在密切关注气象信息,期盼今年“人努力、天帮忙”,粮食能获得丰收。
  和汪琰斌一样,磐安县小春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卢人法也早早为春备耕做足了准备。“合作社有蔬菜基地276亩,目前留地蔬菜100多亩,主要有大白菜、莴笋、芹菜、西兰花等,每天可向磐安本地供应叶菜500公斤。”卢人法告诉记者,这几天,他和5名本地工人戴着口罩,每天都在大棚内起早贪黑抢收蔬菜。“因为提前做好了‘功课’,目前,蔬菜种子、化肥、农膜等农资都已备齐。黄瓜生长时间短、上市快。蔬菜抢收一批后,最快这周,我就准备组织工人在大棚内陆续种上50多亩黄瓜。”卢人法说,疫情总会过去,还是要积极谋划发展,有农业农村部门的指导帮助,大家一起努力,他对未来发展很有信心。
  除了种植大户,我省不少农业龙头企业也在积极为早复工、早生产做准备。“我们公司是全国农资连锁经营重点企业,共有300多家经营门店,目前已有三分之一左右的门店陆续开门营业。前段时间,面对疫情防控严峻形势,我们开展了少量的农资配送服务,并严格要求每个配送人员戴好口罩、每天多次测量体温。”杭州萧山农资公司市场管理部经理王伟荣告诉记者,“萧山农资”从本月13日起开始复工经营,目前已储备化肥7000余吨,除草剂等农药储备也较为充足。“疫情防控大意不得。目前,公司在岗员工共100来人,主要来自本地和衢州等地。接下来,大量外地员工将陆续返工,我们将认真配合做好人员排查等工作,在确保落实各项防控举措的基础上,积极为春耕生产做好服务。”王伟荣说。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