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舟山市定海区白泉镇米林村创新推行“排兵—布阵—培训—上岗—监管”的“全链条工作法”,全面发动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村民代表等群体力量,环环紧扣,打造基层一线疫情防控“小铁桶”。
“你好,请留步。配合我们做个登记吧。”2月5日早上7时许,村道边的卡口前,村民代表刘伟国拦下了一名陌生人。刘伟国是党员,自大年初一起他就和其他几名村干部、党员值守在卡口点位,守牢进村的第一道防线。“每个进村的人都要测量体温,进行个人信息及车辆登记。对于非本村人,我们会询问他的来意,如果只是闲逛的人员,我们会对其进行劝返。”刘伟国说,村里在各主要村道车辆进出口设置了11个卡口,由老党员、村民代表轮班值守,扼住村口要道。
在米林村的村道上,时常能见到几名身穿红马甲的党员。他们是党员巡逻队的成员。巡逻队由10余名党员组成,刘宏年是其中一员。连日来,他往返于自己的责任区,观察是否有闲杂人员。“我们每个党员都安排了责任区域,在村里的小岔口及卡口点位之间进行交叉巡逻,一旦发现外来车辆及人员进村,就及时汇报。”刘宏年说。
米林村原本还有几个较狭小的进出口。为了扎紧防控“篱笆”,村民用竹竿等将各缺口封堵起来,最大限度隔断疫情传播可能。“我们召集党员、村民代表等严防死守,积极做好各进出口的管控,确保‘零死角、零盲区、零疏漏’。”米林村村支书林明说,截至目前,村里已劝返外来车辆70余辆次,登记信息100余条。
据了解,白泉镇政府还制定了《卡点工作人员规范手册》,为各村值守人员提供培训参考,同时,组织专人开展集中培训,介绍防护设备的正确穿戴方式、进村人员登记流程及内容等。培训结束后,各村村委会主任回到各村各点位,逐个检查纠错,确保值守人员自身防护过得硬、登记工作不走样。
王菲 陈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