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老乡亲大家好,岳林阿伯有事来相告,中央政府发号召,抗击疫情很重要……”一段用岱山方言读来朗朗上口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顺口溜,近日出现在岱山县岱东镇的街头巷尾。
“我作为老党员,平时也蛮关注镇里的事情。阿拉镇里都是老年人,理论听太多也听不进,倒不如用土话来说些通俗易懂的,大家也听得进。”编这则顺口溜的是岱东镇的党员俞岳林,平时忙着岱东镇环境卫生工作的他,挤出空隙时间便出现在街头,看到有老年人聚集的地方,便要说上一嘴。
岱东镇北峰村党总支书记柴永存昨天一早便举着喇叭,放着俞岳林的顺口溜,挨家挨户走过去。“书记,侬放心,阿拉这两台麻将桌早早关掉了,赚钱以后一直可以赚的,侬每天宣传阿拉听得进。”村民陆清娣说,“有邻居来我院子里坐坐,我也要劝他们回去的,平时阿拉出门口罩统统是戴好的。”
将岱山元素融进疫情防控宣传,岱东并不是个例。“各位乡亲要听清,预防感染要当心。千万不要人吓人,病魔无情人有情……”在该县长涂镇,镇里的手牵手文艺队连夜排练防控疫情的“四句半”节目,舟山方言+敲锣打鼓,充满着舟山味道的语言,让年长的市民听得进,让年轻的群众记得牢。
在此次疫情防控期间,岱山群众表现出极高的自我防护意识。“海霞啊,我要一袋米和一桶油,侬有空给我送送过来。”这段时间,岱东镇龙头村村委会正对面的小卖部老板娘任海霞,体验了一把“送外卖”的生活。
“这家小店除了生活用品齐全,又是物流网点和农商银行便民服务点,平时每天聚集在这里的人起码有二三十人。”龙头村村书记张庆华说,自村里大力宣传疫情防控开始,小店老板娘自动关了大门,上门的顾客被其纷纷“劝退”。“考虑村民需要,我现在都是送货上门。”任海霞说。
而在该县高亭镇江南村,10多名渔嫂在江南渔嫂协会会长林波的带领下,拿起宣传册走出了家门。“从正月初三开始,渔嫂们投入到了对外来人员的排摸工作,同时在村口设卡,不许外来车辆进入。”林波介绍。
这些仅仅只是岱山群众自发“花式”防控疫情的几个缩影,如今,各种“接地气”的防控手段在岱山各个乡镇层出不穷,在各个海岛渔村织起了一张严密的疫情防控阻断网。 陈瑶 孔迟迟 王黛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