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法制

为了拆迁补偿,一家人上演分房大战

  •   不久前,嘉兴舒师傅家的一所老房子被列入征收范围,兄弟俩自以为做过精细打算,不料还是引发了两代人的纠纷。
    兄弟分户,聪明人钻研出精明账
      舒师傅一家有四兄弟,他自己排行老二。早在上世纪90年代,舒师傅家的老房子就传闻因城市改造需要拆迁。当时,第一次拆迁意愿征询未达到比例后,舒家老三向家人提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
      为了在拆迁时能达到利益最大化,舒家老三表示,可以把老母亲名下80多平方米的三间老宅重新分户,这样不仅可以解决家中大哥和小弟无住房的问题,而且拆迁时还可以多点分户补偿。这个方案得到了家里人一致赞同。在办理分户时,老三还起草了一份协议,写明分户是为了今后拆迁需要,如果拆迁时要独占房子的,那么就需要对其他兄弟进行一定的经济补偿。
      最后,大家经过商议,将老母亲的老宅分成三份,并办理了3张产权证,除了老母亲养老的一份外,另外两份分别给了舒家老大早逝后留下的独子阿明,以及家庭条件一般的舒家小弟。
      十几年过去了,舒师傅一家发生了不小的变化,老母亲年迈病逝,舒家小弟离婚后又猝死,而拆迁虽然时而有风声传来,却始终没有正式的消息。直到今年下半年,老房子终于要被征收了。
    房屋征收,精明账成糊涂账
      入户调查及公示情况一出来,舒师傅就着急了,老母亲的三间住宅变成了一间,另外两间的产权人变成了大侄子阿明和小侄子阿成。
      心有疑惑的舒师傅带着十几年前的资料到了征收处。他告诉工作人员,自己有一份老母亲的房产证和舒家小弟的房产证,另外还有一份家庭内部协议,写明三间房子的来龙去脉。
      工作人员告诉舒师傅,原本分给舒家老大儿子家的房子产权证上只有阿明一个人的名字;而分给舒家小弟的房子,在他离世后,产权证上也已变更为其子阿成的名字。按照征收规定,产权证是证明房屋所有权的首要凭证,除非舒师傅能提供新的法律文书或公证文书,不然两个侄子就是目前这两套住房的实际产权人。
      听完解释,舒师傅找到了驻点在征收处的南湖区建设街道调委会。
      调解员跟舒师傅沟通后,大致理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虽然当初家里分户确实是在老人及兄弟们的同意下办理的,但这份协议是否具有效力,还得看两位侄子是否认可。
      调解员联系了阿明和阿成。阿明表示,房产证上是谁的名字,房子就是谁的,跟协议无关。
      调解员又和阿成联系,结果阿成的抵触情绪也很大。“我父亲当年意外猝死,舒师傅作为我伯伯,说好了要把我当亲儿子看待,转身却拿走了父亲的丧葬费和房产证。”说起此事,阿成一脸气愤,表示要不是自己后来办理了挂失和公证,现在的房产说不定都被舒师傅拿走了。阿成还认为,不仅父亲的房子该归自己所有,奶奶的房子自己也该继承一定份额。
      经过接触,调解员发现,这已不是简单的由拆迁引发的矛盾,而是多年积怨造成的两代人之间的心结。
    解开心结,法理情前握手言和
      “拆迁补偿是按房屋产权证进行补偿的,房产证是谁的名字就补偿给谁。现在阿明和阿成都不认可这份协议,那么当年你们签订的分户协议就无法生效。不过根据继承法,老母亲名下的房子你们可以共同继承。”调解员依法劝说,舒师傅兄弟俩终于转变了心态,愿意就母亲房产的继承问题与两个侄子面对面协调。
      第一次碰面,大家不欢而散。阿明埋怨两个伯伯早年没有提供过生活帮助,阿成则觉得伯伯私吞了父亲的丧葬费;而舒师傅两兄弟则围绕当年的分户协议,隐射两个侄子都是“白眼狼”。
      调解员发现,本次的主要矛盾点还是在阿成身上,阿成多次提及的丧葬费,调解员找到舒师傅进行单独了解。舒师傅说,丧葬费,其实是亲朋好友参加葬礼时随的份子钱。阿成父亲离世时,阿成刚大学毕业,丧事全部由自己操办,这笔钱确实经了自己的手。当年,两人为了这笔钱起了冲突,之后就断了联系,但自己的账本上钱款记得清清楚楚,剩余的钱也全部保存下来了,并没有放进自己腰包。
      知道是这样的情况后,阿成的态度明显缓和了下来,四个人同意交接完丧葬费后,好好谈一谈继承的事情。
      第二次调解,舒师傅将丧葬费剩余的钱款和一些物品交还给阿成。面对当年由丧葬费引发的恩怨,阿成终于释怀,也不再提当年父亲帮忙搭建老宅一事,舒师傅和舒家老三也认可了两位侄子作为另两间住房产权人的身份。
      最终,按照法定继承原则,每人各继承舒师傅老母亲房产的四分之一,舒师傅兄弟和两个侄子之间的房产继承大战就此落下帷幕。(本文所涉当事人均为化名)
    王亚 徐霞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