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葛勇进 文/摄 通讯员 李燕
26日下午,杭州华辰银座酒店内饭香四溢,农业专家和种植大户齐聚一堂,在浓浓的饭香中,一边细细地品味着米饭,一边认真地在表格上打分。这是2019年全省优质稻品种食味品鉴评比活动现场,也是我省第三次举办这项活动。
本次优质稻品种食味鉴评活动由省农业农村厅和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联合主办。来自省内水稻科研育种、种子管理部门、生产加工经营企业等单位代表和种植大户共150余人参加了现场品鉴。参评的水稻品种有40个,均为我省自主育成并通过审定的主导品种或新品种,米质均达部颁3级以上,代表了我省水稻品种食味品质最高水平。
鉴评活动首次采用专家初评和大众代表鉴评相结合方式。评鉴时,围绕米饭的外观、气味、滋味、口感、冷饭质地等食味品质指标,分籼粳杂交稻、籼稻、粳稻三个组别进行评比,最后根据各指标的不同分值加权计算出分数。
省种子管理总站相关负责人说:“评价一种稻米的品质是否优良,不仅要看其外观是否整齐,米粒形状是否均匀,光泽是否温润,透明度是否较高,还要看其米饭气味是否浓郁、适口性和滋味是否香甜可口,以及冷饭是否具有黏弹性。”
这位负责人表示,开展水稻品种食味品鉴活动,旨在引导水稻产业向优质化发展,引导科研育种单位从重产量转向重品质方向,尤其是向重食味品质转变,加快优质稻品种的推广应用。我省自2017年开始开展水稻新品种食味品鉴评比活动,已先后评出“好味稻”品种20个。
今年我省新审定的11个晚稻品种,米质全部达三等优质或品尝80分以上,全年全省推广水稻主导品种757.7万亩,占比达77.6%,品质达部颁三级以上或者食味佳的品种占比59.5%,比上年增加3.8个百分点。
经过评委们投票打分,获得2019浙江优质稻品种食味品鉴金奖的品种为:嘉兴市农科院的“嘉58”“嘉67”“嘉优中科13-1”,浙江勿忘农种业公司的“秀优207”“华中优1号”“华浙优1号”,宁波种子公司的“甬优17”“甬优5550”和中国水稻所的“中浙优8号”“万象优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