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推出的覆盆子红茶,上市不久便成了人气新品,供不应求。”在绍兴柯桥区稽东镇的玉龙茶业有限公司,近来一派产销两旺的场景:车间内茶香四溢,红茶生产线马不停蹄,一盒盒袋装红茶被分拣入精致包装,运往全国各地。“今年产值已超3000万元,春茶结束后,红碎茶‘唱主角’,销量不断上涨。”公司负责人李汉兴说。
近年来,柯桥区强势推介平水日铸茶,节会搭台、技改助推,产生了联动的品牌效应,销售额的增长就是最好的印证。“就我们公司来说,平水日铸茶的销售额从2011年的几十万元,稳步增加到现在的400万元,翻了好几番。”位于平水镇的“东方茶业”负责人钱宝良说,除了销售额的增长,这几年来,平水日铸茶的市场越来越大,产品远销江浙沪及东北等地。
强大的品牌效应带动了附近茶农的种茶、卖茶热情。在茶农眼里,这些龙头企业搭建的销售平台,是他们轻松卖茶的“绿色通道”,不仅给他们带来了不菲的收入,还间接保护了茶青的价格,形成了“企业+茶村(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目前,柯桥区南部茶叶产业集聚区内已有区级以上茶产业龙头企业7家,区级以上示范性专业合作社6家,新增茶产业创业创新主体15个,茶叶企业每年向联结基地农户茶园收购茶青9万余公斤,茶农增收效果明显。
在稽东镇陈村村谢龙山,村民黄全明看着新挂上的“山娃子香榧定采果树”木质小牌笑逐颜开。“这棵香榧树挂了牌子,不但像野孩子有了家,身价也涨了呢。”原来,往年这株树龄1070年的古香榧树的榧果以普通价格卖给收购商,从今年起,在当天收购价的基础上得到额外5%的“千年香榧优质费”,“能在往年的基础上增收近500元呢。”
而在千年古村冢斜村,则刮起了一股“山宝潮”。“上门收玉米咯!”村民葛兰英挨家挨户上门向农户“收购”土货。不一会儿,就采购到了近100公斤的土货。村民潘彩雅卖了20公斤玉米,还让葛兰英多来采购几回。而这些土货将以“稽东山宝”的名义,供应试点机关食堂。
“自从我家的笋干菜、笋干花生,打上了‘稽东山宝’的标签,上门预订的游客越来越多了。”连日来,柯桥区稽东镇雄鹰村村民唐国红忙着晒干菜,销路不愁。“从6月初‘加盟’以来,已经售出50多公斤,收入千把块。”唐国红眉开眼笑。
目前,柯桥区已培育平水日铸、稽东香榧、稽东山宝等3个区域公用品牌,其中“平水日铸”着力推行统一商标使用、统一生产技术、统一质量标准、统一产品包装、统一指导价格、统一品牌宣传的“六统一”管理模式。据统计,该区现有“三品”整体认证基地1个、无公害农产品47只、绿色食品13只,有同康竹笋、绍兴兰花、平水日铸等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农产品3个,“三品”比率达到56.16%。 郦曼丽